溫州金改一周年 民間融資利率穩(wěn)中有降

2013-03-27 10:06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范樂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年前圍繞溫州金改的喧嘩,早已歸于平靜,連A股市場的金改概念股亦是沉寂已久。

  過往在市場中呼風喚雨的溫州民間資本也好像暫時偃旗息鼓,低調遁形。據(jù)報載,2月70大中城市房價多數(shù)上漲,而溫州卻以8%跌幅赫然在榜。陸續(xù)披露的上市銀行年報,無一例外地提到存在不良資產反彈壓力,而各家溫州分行首當其沖。當?shù)仄髽I(yè)普遍開工不足,中小企業(yè)融資困難,老板們反映生意難做……

  一年過去了,表面上看,溫州金改與公眾甚至當?shù)卣钠谕德洳蠲黠@,以致溫州市長陳金彪在兩會期間感嘆三個落差:工作進程與民眾期望有落差,現(xiàn)有服務體系與小微企業(yè)需求有落差,民間借貸活躍與監(jiān)管力量薄弱有落差。也有批評者認為,地方金改在沒有“頂層設計”支持的情況下,儼然走進了死胡同。

  但本報記者實地調研后得知,溫州金改潛流涌動,地方干勁十足,在可能的范圍內已做足功課,并把進一步推動金改的需求準確地傳遞給了上層。誠如溫州金融辦主任所說,進一步的突破要取得高層的支持。市場的期待也因此轉為高層能提供怎樣的支持。

  在利益盤根錯節(jié)的當下,以地方試驗為突破口,并呼喚整體的改革推進,是契合現(xiàn)實的可操作的路徑。誠然,這也是以溫州為代表的地方金改的意義所在。

  一年前的3月28日,國務院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qū),溫州金改正式啟動。

  半年后,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前往溫州調研。當?shù)氐钠髽I(yè)家告訴他,情況有所好轉,跑路的事情確實少了,但是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還是沒有實質性地解決。

  民間金融陽光化、中小企業(yè)融資難等問題非溫州一地獨有,解決起來也非一兩年之功。而設立民營銀行、個人境外直投、創(chuàng)建全牌照證券公司等,又非地市級政府的權責范圍所在。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方對溫州金改的認識漸趨理性。金融改革是系統(tǒng)性工程,外溢性強,放開一隅即為放開全局。溫州一地欲單兵突進,進而取得制度性的突破幾無可能。但如若能借助金改之機,結合當?shù)貙嶋H,探索出一條利于民間資本陽光化、緩解中小企業(yè)融資難、吸收民資進入金融業(yè)的路子,并鋪開推廣,也是溫州之幸。

  民間融資利率穩(wěn)中有降

  吳阿姨是溫州人。早些年,她把錢都放在親戚那邊“吃利息”?2011年秋季,她的親戚突然不還錢了,稱“先還銀行貸款,還剩多少就先還你多少”。

  損失了幾百萬后,她不敢再把錢借給親戚,而是來到了去年4月成立的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成功放出了180萬元,年利息18%。她說,不再追求過高利息了,“現(xiàn)在只求穩(wěn)”。

  溫州市金融辦在《“溫州指數(shù)”運行情況分析》中指出:受房地產調控深入、山西煤改、貨幣政策加速轉向等因素的影響,房地產、礦產等領域的風險明顯加大,高回報率已經難以維持。

  類似吳阿姨這樣在登記服務中心成交金額目前已超過4.4億。開業(yè)以來,該中心平均月息約1.3%,借貸成功率由最初的5%提升至目前的30%。

  除了搭建中心,溫州去年啟動了《浙江省溫州民間融資管理條例》的立法工作,探索民間融資備案制度。發(fā)布了“溫州指數(shù)”,以此為民間融資綜合利率指數(shù)。

  “溫州指數(shù)”已編制發(fā)布3個月,總體穩(wěn)中有降。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的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21.33%、21.08%和20.58%。

  第四個舉措是創(chuàng)立了民間資本管理公司,使企業(yè)以私募的方式,組織有效投資。目前已開業(yè)6家,累計投資6.62億元于185個項目。

  以上四例皆為全國首創(chuàng),不少城市已仿效設立類似機構。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向記者表示,該四條舉措從短期看,能充當“消防隊員”的角色,穩(wěn)定局勢;長期看,有利于建立一套引導、監(jiān)測和預警機制,真正規(guī)范民間融資。

  多渠道助中小企業(yè)融資

  對于中小企業(yè)主認為沒有感受到金融改革的成效問題,溫州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并未否認。他坦言,也聽到過很多這樣的說法。

  他說,其實舉措也出臺了不少。如去年溫州新增銀行貸款646.3億元,64.7%貸給了中小企業(yè);鑒于小微企業(yè)缺乏抵押物,銀行推廣了信用貸款,完成382家小微企業(yè)信用貸款試點;有26家小貸公司開門營業(yè)。

  為何中小企業(yè)仍未感受到?朱寧表示,中小企業(yè)融資難是世界性難題,并非溫州一地獨有,將所有擔子都壓在銀行身上也不太現(xiàn)實。應該多渠道解決,比如政府支持、風投支持、直接融資等。

  溫州市方面也看到了這個問題,因此一批非銀行金融機構即將于3月28日開業(yè),分別是溫州市再擔保中心、兩家保理公司、兩家民間票據(jù)服務公司。

  朱寧還認為,中小企業(yè)自身資質不佳,也是難以獲得貸款的原因。針對這一點,溫州市今年計劃對500家企業(yè)進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使其不僅能貸款,也能掛牌、發(fā)債和上市,擴寬其融資渠道。

  民資曲線進入金融領域

  石家莊溫州商會名譽會長呂衛(wèi)國得知記者的來意后,笑稱:“設立銀行的事情就這樣了,你怎么寫都可以。我們還投了別的項目,你有興趣嗎?”

  去年全世界12地溫商欲聯(lián)合籌資50億元,成立溫州現(xiàn)代商業(yè)控股銀行,并在全國各地商會所在城市開設分行。為了這個項目,他常駐溫州,在不同部門間溝通協(xié)調。

  直到現(xiàn)在,呂衛(wèi)國重建一家民營銀行的愿想仍未成真。他說,這是民資參與設立金融機構遭遇“玻璃門”的又一范例。但金帝集團董事長諸建勇卻為自己初次涉水金融業(yè)而興奮不已。據(jù)溫州當?shù)孛襟w報道,趁著龍灣農村合作銀行改制的機會,金帝投資上億元入股,持有改制后該行5.02%的股份。

  新設一家銀行,非省市級政府的權責范圍所在。因此,溫州市政府另辟蹊徑,啟動了農合行的股份制改造。龍灣農村商業(yè)銀行即將掛牌,該銀行由龍村農村合作銀行改制而來,改制過程中共吸收8億民間資本。鹿城農村合作銀行的改制也吸收了近15億民間資本。

  溫州市今年將啟動全市另外9家縣(市、區(qū))農村合作銀行的改制工作。如順利改制完成,預計可吸收超百億民間資本。

  有關政策尚待國家支持

  金融改革不同于其他領域的改革,有較強的外溢性,對系統(tǒng)性、全局性的要求更高。因此,有評論認為,30年前小崗村式的自下而上進而實現(xiàn)整體改革的情況,很難在金融領域出現(xiàn)。

  溫州市長陳金彪曾在演講中指出,金融改革放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最后,可見其難度所在。溫州金改第一年開了一個頭,但離人們的期望還有差距,在地方金融監(jiān)管合法化、民資參與設立金融機構遭遇“玻璃門”、小貸公司和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的稅收優(yōu)惠等問題,需要國家層面給予支持。牽涉到法律問題的,需要立法機構予以明確。

  今年,溫州市有望設立全牌照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尚待證監(jiān)會和保監(jiān)會審批。同時,力爭開展個人境外直投試點,前提是需取得國務院的批準。

  浙江省政協(xié)常委、原浙江省銀監(jiān)局局長楊小蘋認為,溫州金融改革關鍵是要逐步建立多層次、多樣化的與溫州實體經濟相適應的金融體系,最終目的是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前銀行業(yè)監(jiān)管官員,她表示最希望看到三方面的突破:重塑信用、盡快完成民間融資立法和做大直接融資這塊蛋糕。

  央行行長周小川曾經提到,國外出現(xiàn)了一個詞,叫“改革疲勞癥”,人們對改革失去了熱心和動力。但在中國,地方改革的熱情卻相當高漲,僅在金融領域便有20多地的區(qū)域改革。

  溫州地區(qū)的改革熱情仍然高漲。對于金融改革,實行了項目制管理,共列出了78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有內容、所涉部門和時間表等詳細信息。此外,泉州金融改革在內容上與溫州大體相仿,追趕勢頭兇猛,也使溫州不敢懈怠。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tài)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