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連爆出兩起“地下炒金”大案,被騙的投資者血本無歸。其實,這早已不是新鮮事,地下炒金在我國部分城市已盛行多年,投資者上當受騙的案例也被屢屢曝光。然而,總有不信邪的炒金客懷揣一夜暴富的夢想“赴宴”,最終曲終人散,發(fā)財美夢落得一枕黃粱。
7月12日,由公安部督辦的一起非法經營黃金期貨大案告破,案件牽涉全國31個省市和香港地區(qū)4萬多人,累計非法交易金額高達8000余億元。
7月17日,福建福清警方對外透露,在偵破的三起涉嫌非法經營黃金期貨交易案中,這三處地下炒金公司僅僅開業(yè)3~4個月,涉案金額就達1.2億多美元,折合人民幣7.6億多元,受害者至今還無法完全統(tǒng)計。
針對愈演愈烈的地下炒金熱,從2010年以來,相關部門出臺了《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關于加強黃金交易所或從事黃金交易平臺的通知》等法規(guī),并對爆出的涉案公司及人員進行了嚴厲打擊。
然而,更有一些投資者明知地下炒金非法,但仍無法抵御一夜暴富的誘惑,最終導致血本無歸乃至傾家蕩產。涉案公司的銷售方式一般都是選擇網絡、電話等途徑招攬客戶,并以黃金投資“手續(xù)少、門檻低、收益高”為誘餌,引誘炒金客上當。實際上“公司”本身根本不參與任何交易,只是把虛擬網站和虛擬賬戶提供給客戶,在系統(tǒng)中設置不利于客戶的程序,讓客戶在預設的程序里“對沖”,直至本金“輸光”。以新近爆出的中天黃金炒金案進展看,警方人士表示,中天黃金公司的交易軟件是自主研發(fā),黃金價格也由公司操控,與資本市場毫無關系,交易的資金被中天黃金公司挪作他用。
由于代理境外炒金的公司在與投資者簽訂合同時,簽約方往往署名為其所代理的中國大陸之外的交易商。一旦地下炒金案件被破獲,投資者無法通過司法途徑維權。這些代理公司往往以未與客戶簽約推卸責任,投資者若想前往境外交易商所在地進行維權,更是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因為地下炒金的交易平臺服務器大多開設于境外,出事后,不法分子早就關門大吉。
目前,《金銀管理條例》已運行30年,很多條款較之目前的市場狀況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明顯滯后。業(yè)內呼吁已久的《黃金市場管理辦法》一直未出臺,2010年發(fā)布的《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fā)展的若干意見》,雖有“嚴禁參與地下炒金活動”等規(guī)定,但如何界定地下炒金仍無官方定義,這給打擊非法炒金活動帶來了法律障礙。業(yè)內人士呼吁,國家應盡快構筑行政、刑事相互銜接貫通的金融法律體系,徹底改變當前相關機構權限不清、職責不明,無法可依的現(xiàn)狀。此外,應拓展金融投資的民間渠道,以滿足國內公眾對投資理財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
目前我國合法的黃金交易僅有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等的黃金期貨、交易所現(xiàn)貨以及一些商業(yè)銀行的紙黃金等黃金交易品種,其他渠道都屬地下炒金違法行為。投資者應該吸取教訓,高額利潤往往伴隨著更高的風險,以往血的教訓警示投資者:莫蹚地下炒金的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