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刊載了臺北四月雪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廈門買水果的經歷,從水果小販的禮貌和親和看到了大陸的文明發(fā)展。
文章摘編如下:
在廈門住處附近的街道旁,看到桃子上市了。三輪臺車上堆著檸檬般大的桃子,經驗告訴我,在大陸南方有兩種水果99%都很好吃。一種是橘子(橙),另一種是桃子。于是我停下來買桃子。
老板的動作,讓我驚訝了一下!
我挑好了九顆桃子放進花袋交給老板,老板秤好以后把袋子遞給我,微笑著說道:“謝謝!”
會說“謝謝”現(xiàn)在大陸在廈門還滿常見,即使是路邊小販也會說。讓我驚訝的是,他用兩只手握住花袋提手的兩邊,讓提手中間形成一個圓圈圈,然后遞給我。這樣一來我很容易用一根手指頭就勾起花袋。這動作可以讓客人感受出很受尊重的誠意,也可以確?腿私舆^水果是很穩(wěn)當?shù),絕不會意外掉落。
看來發(fā)生在半秒鐘內的一個小動作,背后的意義其實很重大很深遠。
臺灣的雜貨店跟攤販使用花袋裝東西給客人,用兩只手握成圈圈交給客人的習慣,開始到現(xiàn)在頂多10來年。這個動作代表什么意義?代表的是由心而發(fā)的服務業(yè)精神,是心甘情愿,很自豪也很快樂的服務精神,是文明發(fā)展很小的一個里程碑。類似的精神,我在廈門看到了,像搭電梯時會問別人要到幾樓,搭公車或地鐵時也會讓座給老人。
大陸的改變正在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