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華民族堅毅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

2019-03-22 13:31: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專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精神的重要論述】

  作者: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zhí)筆:孫來斌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偉大民族精神深深融入中華民族血脈,成為支撐中華民族風雨無阻、堅毅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偉大創(chuàng)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之于中國發(fā)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fā)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fā)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并強調:“改革開放鑄就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極大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在新時代,我們要繼續(xù)發(fā)揚偉大民族精神,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目標奮力前進。

   1.融入中華民族血脈的優(yōu)秀文化基因

  一個民族如果只重物質生活、缺少精神支撐,注定不會走遠。一般說來,民族精神是指一個民族在歷史發(fā)展中逐漸形成的共同的思維方式、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基本的價值追求、總體的精神氣質,它是民族意識的最高形式。中華民族精神底蘊深厚、歷久彌新,是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

  由偉大的中國人民培育而成。古埃及、古巴比倫、波斯等古代文明,都先后消亡或發(fā)展中斷,只有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保持文明連續(xù)性的國家。中國何以如此?這個讓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深思的問題,答案也許就在于,中華民族擁有勤勞勇敢的人民、獨具特點的民族精神。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民族精神歸根到底是人的精神,要依靠人民創(chuàng)造并通過人民體現出來。無論是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墨子等諸子百家,還是魯班、畢昇、黃道婆等民間工匠,都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和重要塑造者。

  在燦爛的中華文明中孕育而成。卓越的農耕文明影響。壯美的河山、廣袤的良田、杰出的農耕文明,培育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觀念、勤勞勇敢的民族性格。超越自然環(huán)境的限制、戰(zhàn)勝自然災害的斗爭,激勵中華民族不斷創(chuàng)造、不懈奮斗、團結協作、追逐夢想。悠久的中華文化涵養(yǎng)。中華民族歷來重視精神家園建設,仰韶文化、諸子百家、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代代傳承,歷久彌新,形成了突出的中華文化優(yōu)勢,涵養(yǎng)出獨特的中華民族精神,給中華兒女以情感呵護、精神支撐。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經過長期融合發(fā)展,中國建立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了交織交融的民族關系和整體利益優(yōu)先的價值取向,以及各個民族之間和睦相處、患難與共、守望相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在艱辛的奮斗歷程中磨礪而成。具有5000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曾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自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華民族屢遭欺凌。這使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也激起中國人民外御強敵、共克國難的團結精神和不甘落后、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從革命時期的紅船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雷鋒精神、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再到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抗洪精神、青藏鐵路精神、北京奧運精神,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得以賡續(xù)、強化和發(fā)展。偉大民族精神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具體表現,但歸結起來最突出的是偉大創(chuàng)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以及在改革開放歷程中鑄就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

  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力支撐

  歷久彌新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堅持“四個自信”的底氣。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離不開偉大民族精神的強力支撐。

  強勁的奮發(fā)動力。馬克思主義歷來重視精神文化因素對于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恩格斯指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并非只是生產力發(fā)展的結果,而是還要受到精神文化因素的影響。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實踐中深刻認識到,精神力量可以變成物質力量。中國人民在歷史上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在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離不開偉大的奮斗精神。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中國人民憑著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憑著對人類要有更大貢獻的歷史使命感與榮譽感,依靠不甘落后、自強不息的奮斗,依靠勇于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zhí)著,已經并將繼續(xù)迸發(fā)出朝著進一步強起來的目標邁進的強勁動力。

  強大的意志合力。在1890年致布洛赫的信中,恩格斯對“意志合力”有一段著名論述:“歷史是這樣創(chuàng)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于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睂τ谝粋民族而言,民族精神無疑是一種“意志合力”。中國人民從親身經歷中深刻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前進,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不可能發(fā)展進步。孫中山先生曾經將民眾團結形象地比喻為“士敏土”(即水泥),說:“如果成一片散沙,是不好的事,我們趁早就要參加水和士敏土,要那些散沙和士敏土,彼此結合,來成石頭,變成很堅固的團體!碑斍,我們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亟待強化共同理念,亟須發(fā)揮偉大民族精神的“黏合劑”“凝聚劑”功能,盡力整合社會共識,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意志合力”。

  強烈的創(chuàng)造活力。發(fā)展離不開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意味著創(chuàng)新。可以說,改革開放以來,妨礙發(fā)展的思想觀念被逐步沖破,束縛發(fā)展的做法被逐步改變,影響發(fā)展的體制弊端被逐步革除,人們思想大解放、觀念大轉變、精神大振奮。改革創(chuàng)新成為時代的最強音,成為社會發(fā)展的潮流。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劉易斯曾指出,經濟發(fā)展的基本要素包括自然資源、資本投入、智力和技術因素等;受邊際效益遞減規(guī)律的影響,自然資源和資本投入對經濟發(fā)展的貢獻度呈遞減之勢;從長期來看,經濟發(fā)展最終取決于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技術因素。當前,我國正在推進經濟發(fā)展從要素驅動向創(chuàng)新驅動轉變,創(chuàng)新發(fā)展成為重要的發(fā)展理念。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zhàn)略支撐。只要中國人民始終發(fā)揚偉大創(chuàng)造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就一定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

  3.新時代要大力發(fā)揚的寶貴精神財富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論述,描繪出億萬人民共筑精神家園的美好圖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要倍加珍惜、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使之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活力。

  融入新時代偉大實踐。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fā)展進步,人民有得到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社會有凝聚價值共識的訴求,國家有弘揚偉大民族精神的期待。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必須融入新時代新實踐,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對于宣傳教育戰(zhàn)線工作者而言,深入研究、積極闡釋和大力踐行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要積極總結新時代的偉大成就、先進榜樣、典型事例,以此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實踐積極性。

  融入文藝作品創(chuàng)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對于一個民族而言,文藝的發(fā)展總是與其命運緊密相連。文藝承載和反映該民族的文化心理、審美情趣、價值觀念。從這個意義上說,增強文藝的民族性,就要提高文藝刻畫民族精神的自覺性。2019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指出,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在新時代,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創(chuàng)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真實地展現、積極地弘揚偉大民族精神。

  融入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民族精神既可以表現為民族哲學的形上之思,也可以表現在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一定意義上說,表現在日常生活之中的民族心理和精神品格,是人民群眾真正認同、普遍踐行、切實有效的民族精神,值得高度重視。“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場域。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強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傳統(tǒng)節(jié)日對于弘揚民族精神具有特殊作用。在節(jié)慶期間,將偉大民族精神教育融入民俗民風活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融入歷史教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是民族文化認同感、歸屬感的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guī)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敝袊肥且徊恐腥A民族受欺凌、受壓迫的歷史,也是一部仁人志士抵抗侵略、救國圖強的歷史,無疑可以作為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動教材。從歷史事件中提煉其精神內涵,是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在國民教育中加強歷史教育,強化民族認同感,是在廣大青少年中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徑和有效方式。通過歷史教育,中華民族的子孫后代能認識到自己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進而獲得民族認同感,強化民族精神。

  《光明日報》( 2019年03月22日 06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