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表示,今年要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減輕企業(yè)和居民的負擔,并開展好營業(yè)稅改增值稅試點工作。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也在《求是》雜志發(fā)表文章《繼續(xù)實施結構性減稅 促進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財政和稅收兩個部門同時回應結構性減稅問題,彰顯出政府對全社會巨大減稅呼聲的正面回應,以及為企業(yè)減負以增強經濟活力的決心。
2003年以來,中國稅收保持高速增長,年增速高于GDP增速10個百分點以上。以2011年為例,當年國內稅收收入較上年增長22.8%。因為稅收增長高于GDP,中國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從10年前的15.7%上升到目前的23%。在目前實體經濟利潤微薄、小微企業(yè)舉步維艱的情況下,這一數字顯得尤其引人注目。
減稅,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勢所趨。2008年以來,我國政府實施了大規(guī)模結構性減稅政策,但效果并不是很明顯,企業(yè)和個人依然覺得稅負很重。“結構性減稅”的核心要義在于“減”,2012年的“結構性減稅”,怎么樣才能讓企業(yè)和個人真正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溫暖”呢?
首先,“減”要“明明白白”,就是要告訴大家,那些稅率下調了,那些提高了,每項調整對企業(yè)經營、對物價等的影響。目前有關部門的“結構性減稅”,聽起來一頭霧水,企業(yè)和個人并不真正清楚這所謂的“結構”到底體現在何處,更不會把減稅與提振自身消費需求相聯(lián)系,減稅所帶來的巨大政策效應也就因此打了折扣。
其次,“減”要實實在在。一直以來,有關部門制定政策時,總是習慣于針對個別行業(yè)個別稅種出臺優(yōu)惠減免政策,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缺乏減稅的整體設計,用句流行語來說,就是沒有減稅的“頂層設計”,導致減稅的整體效果并不明顯。今年的“結構性減稅”應該充分借鑒既往的經驗教訓,真正把減稅落到實處。試想,如果減稅能夠事先設定一個數量目標,例如減稅5000億元,或者稅收增速不高于GDP增速,以此來反向推動各項減稅政策的落實,那樣的減稅才會真正對全社會產生巨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再次,“減”要體現在“多予少取”上。最近10年來的改革,一條基本主線是國家的控制力更強了,市場參與度更高了,而民營企業(yè)的市場影響力在下降。體現在稅收方面,就是財政收入的GDP占比越來越高,然后通過減免、優(yōu)惠等方式來體現“結構性減稅”。與其那樣,我們?yōu)楹尾荒馨讯惵试O計得更低、稅制設計得更合理、稅種設計得更少呢?讓市場和個體去配置資源,效率永遠高于政府。要知道,出于“仁政”的減稅,往往是難以持續(xù)的,說變就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