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1月29日文章,原題:村山訪華斡旋 安倍須有行動
日本前首相、日中友好協(xié)會名譽顧問村山富市28日起率團訪華,這是繼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訪華之后,日本再次派出對華友好的政治家訪華。在中日兩國關系膠著之際,日本執(zhí)政聯(lián)盟“頻繁來使”的目的不言自喻,是為了修復劍拔弩張的中日關系。每當中日關系緊張時,日本對華友好政治家都會出來扮演斡旋角色,為緩和中日關系發(fā)揮作用,值得充分肯定。不過,要真正改善中日關系,安倍政府必須正視歷史,在釣魚島問題上,則要有誠意有行動,與中方對話磋商,尋求妥善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
村山在日本政界具有極大影響力,他是日本歷史上繼細川護熙之后第二位以首相身份向二戰(zhàn)亞洲受害國口頭道歉的政治家。1995年他出任首相期間,曾發(fā)表承認日本侵略戰(zhàn)爭的“村山談話”,公開表明日本不能再逃避,必須正視過去的侵略和殖民統(tǒng)治,他因之被稱為日本政壇有良知的政治家。村山曾對華有20多次訪問,對推動中日關系發(fā)展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實際上,類似村山那樣的日本政壇知華派政治家,每當中日關系僵持時,都會出來扮演斡旋角色,推動中日關系克服困難向前發(fā)展。
村山此次在來華之前就明確表明了自己的目的,將會同中日友協(xié)會長唐家璇等舉行會談,就釣魚島問題舉行磋商。而歷史問題和釣魚島問題,是中日關系的兩大關鍵問題,村山此次訪華,在這兩大關鍵問題上與中方對話磋商,將會有獨特的積極意義。
但是,安倍政府在中日關系上表現(xiàn)出兩面手法,在釣魚島問題上堅持強硬立場,對華采取“先包圍后改善”的政策,這使兩國關系仍難改善。要真正改善中日關系,安倍政府須有實際行動。首先,日本政府提出將發(fā)表“安倍談話”取代1995年的“村山談話”,安倍必須尊重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正確處理歷史問題。其次,在釣魚島問題上安倍政府是否有誠意,要看其是否能做到三個承認:一是承認釣魚島有爭議;二是必須承認目前的釣魚島爭端是所謂“國有化”造成的;三是應承認目前釣魚島最基本的現(xiàn)狀,是中國的海上執(zhí)法力量已經(jīng)對釣魚島的海域和空域進行了常態(tài)化的巡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