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書寫在非洲紅土地上的友誼篇章

時間:2013-03-05 13:54   來源:人民網(wǎng)

奧卡羅市長向中國維和部隊頒發(fā)嘉獎證書.

奧卡羅市長向中國維和部隊頒發(fā)嘉獎證書.

  中國有句俗語:“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萬里之遙的非洲南蘇丹,這句話同樣得到了體現(xiàn)。自2012年11月抵達任務區(qū)以來,中國第十批赴南蘇丹維和工程兵大隊在完成聯(lián)合國各項維和任務的同時,力所能及地為當?shù)孛癖娊怆y題、辦實事,以愛民助民的實際行動樹立了中國愛和平、負責任大國形象,被譽為“聯(lián)南蘇團的名片”。

  福利農(nóng)場:聯(lián)合國秘書長特別代表的特別感謝

  中國駐南蘇丹瓦烏維和營地里的“福利農(nóng)場”遠近聞名。2月5日,聯(lián)合國秘書長南蘇丹事務特別代表約翰遜女士專程來到中國營地,為“福利農(nóng)場”的正式投入使用剪彩。

  為幫助當?shù)孛癖姌淞⒅亟覉@的信心和緩解蔬菜食品供應不足的現(xiàn)狀,聯(lián)合國瓦烏基地計劃建設一個“福利農(nóng)場”,并依托該農(nóng)場向當?shù)孛癖妭魇谙冗M種植技術。去年11月20日,在我維和工程兵大隊還沒有全部部署到位的情況下,瓦烏基地后勤主管內(nèi)布拉特·瑟基便找到了霍洪凱大隊長,希望這項工作由中國維和官兵來完成。

  “樂于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50年來中國軍人學習雷鋒精神的精髓所在,中國維和官兵在完成維和任務的同時,理應為增進與駐在國人民的友誼做出貢獻!泵鎸(nèi)布拉特·瑟基的請求,霍洪凱大隊長欣然應允。

  開墾菜地、種植蔬菜,在國內(nèi)是一件簡單不過的事情,然而要想在南蘇丹的紅土地上成功播種、收獲,要付出的辛苦只有身在其中的維和官兵們感觸最深。

  當?shù)赝寥镭汃、氣候惡劣,基本不種植和生產(chǎn)蔬菜。負責實施這項工作的副大隊長滕壯帶領官兵從施工點附近找來草木灰和牛糞用作改良土壤。為使秧苗免受強烈太陽光的暴曬,官兵們用茅草編織草簾子搭設防曬網(wǎng),還把節(jié)省下來的生活用水拿來澆灌,保證了秧苗的成活率。

  事實證明,任何困難都難不倒勇敢智慧的中國軍人。短短兩個月時間,中國維和官兵用勤勞的雙手開墾出1萬余平方米的菜地,種植了豆角、茄子、黃瓜等10余種蔬菜。

  當?shù)毓蛦T里維斯和他的三個同伴,從開墾菜地那天起便來到了中國營地拜師學藝,如今他們已經(jīng)熟練掌握了育苗移栽、節(jié)水滴灌等種植技術,成為“福利農(nóng)場”的首批受益者。約翰遜女士參觀農(nóng)場時,他們自豪地匯報了學習蔬菜種植的體會和收獲,對中國維和軍人的悉心教授充滿敬意。

  剪彩儀式上,約翰遜女士動情地對中國維和官兵說:“你們不僅是和平的守衛(wèi)者,也是中非友誼的傳播者,‘福利農(nóng)場’是你們在南蘇丹又一出色業(yè)績的有力見證!在此,我要特別感謝你們!”

  瓦烏市汽車站:奧卡羅市長的嘉獎證書

  2月23日,南蘇丹西加扎勒河州首府瓦烏市人頭攢動、氣氛熱烈,人們歡呼雀躍從四面八方涌向汽車站,參加這個由中國工程兵援建的新汽車站的隆重竣工儀式。

  “你們的熱心援建拯救了這個車站。我代表全市人民感謝你們!”面對受邀參加竣工儀式的中國維和官兵,瓦烏市長奧卡羅激動不已。他代表市政府向維和工程兵大隊頒發(fā)了嘉獎證書,感謝中國維和官兵為改善瓦烏人民生活作出的突出貢獻。

  因常年日曬風吹、維護不力,加之周邊道路被雨水沖斷,瓦烏市唯一的汽車站曾經(jīng)破爛不堪、幾近荒廢,嚴重影響了當?shù)亟煌ê徒?jīng)濟發(fā)展。擁有一個新汽車站,不僅是當?shù)孛癖姷男穆,更是市長奧卡羅上任后的最大心愿。

  為了實現(xiàn)改擴建汽車站的愿望,奧卡羅曾多次聯(lián)系地方建筑公司,但均因建設資金以及人身安全等問題沒有達成協(xié)議。新年剛過,奧卡羅專程驅車來到中國維和部隊營地求助,在中國朋友這里他得到了滿意的結果。

  援建的艱辛不言而喻。中國維和營地距離瓦烏市汽車站單程就是10多公里,而從汽車站到取土點還有7公里的路程,為了保證工程進度,官兵們早出晚歸、加班加點!懊刻煸缭缙鸫舱硌b備,然后駕車前往取土點拉土,午餐就在施工現(xiàn)場嚼點自助干糧,湊合一頓,晚飯前才回到營區(qū)。” 駕駛員于超說。

  從勘察設計到完成建設,中國維和官兵在26天時間里,不僅幫助修通了汽車站周邊1200米的道路、重新整修了候車大棚,還平整出3000平方米的停車場。與此同時,他們擔負的防衛(wèi)工事修筑、瓦烏機場維護、為友鄰部隊提供工程支援等多項任務同步進行。

  面對眼前煥然一新的變化,每天往返科瓦喬克出售農(nóng)產(chǎn)品的加布科瓦滿臉喜悅地對記者說:“中國維和軍人用勤勞的雙手為我們送上了一個新汽車站,也讓我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謝謝,中國!”

  巴比拉部落:拉比酋長的影集在訴說

  在瓦烏維和任務區(qū),中國維和部隊把在國內(nèi)的“軍民共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移植”到了當?shù)亍0捅壤柯渚褪俏揖S和部隊的一個“軍民共建點”。從上一批維和部隊戰(zhàn)友手中接過這特殊的“友誼接力棒”后,霍洪凱大隊長的心里始終牽掛著這個貧窮的村落。蛇年新春前夕,他帶領官兵再次走訪巴比拉村。

  一見到中國維和官兵的身影,早早守候在路口的部落民眾,歡呼著迎上前,簇擁著大家來到部落中央的一塊空地。一大群男女老少馬上圍成幾個圓圈,用木棍敲打塑料桶,光腳跺地踩出節(jié)奏,嘴里發(fā)出尖利的呼聲,邊跳邊唱,這是當?shù)孛癖姎g迎尊貴客人的最高禮儀。

  霍洪凱大隊長握住拉比酋長的手,向他表示新春祝福。當天,官兵們不僅給部落民眾帶來了生活用品和10噸經(jīng)過凈化的飲用水,還有充滿濃郁中國特色的中國結和紅燈籠,以及專門為部落里的孩童準備的新年禮物—20個漂亮的新書包。

  “來,看看我珍藏的影集!”拉比酋長招呼大家落座,依舊慣例般地拿出幾本厚厚的影集,向大家講述起部落民眾與中國維和軍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這是安培青指揮官2006年給我們修路時留下的照片,這是姜洪偉指揮官2009年指導我們種植莊稼的照片,這是張勇指揮官帶隊給我們查體看病的照片……”

  與巴比拉部落結為“軍民共建”關系,源于2006年7月中國維和官兵的一次走訪。那時,南蘇丹尚未公投和獨立,首批赴蘇丹維和部隊官兵跟隨聯(lián)蘇團小分隊走訪巴比拉部落。當時,眼前的情景深深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人們住的是茅草搭建的房子,睡的是樹枝編織的床鋪,喝的是渾濁的河水,周圍看不到莊稼,到處長滿了兩三米高的茅草。

  之后,中國維和部隊決定向巴比拉部落伸出援助之手。官兵們定期到部落里開展幫扶共建活動,開通道路、傳授農(nóng)業(yè)技術、贈送農(nóng)具菜種、搭建帳篷學校、幫助打水井……“幫扶共建”巴比拉部落已成為每批維和部隊輪換交接時的一項重要任務。

  “快來看,我的新書包多漂亮!”曾經(jīng)身患瘧疾被中國維和醫(yī)生成功救治的拉比酋長小女兒安吉里娜,高興地向家人“炫耀”來自中國的新年禮物。

  拉比酋長告訴霍洪凱大隊長,在一批批中國維和部隊的幫助下,部落民眾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許多人用上了手機,還買了摩托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羅佑拉中學:穆尼尼校長的“中國夢”

  “你好”、“謝謝”、“對不起”……每個星期五,瓦烏市郊的羅佑拉中學不大的校園里,都會響起漢語的朗誦聲。應校長穆尼尼邀請,維和工程兵大隊專門派教員每周給學生們上一次漢語課。

  穆尼尼校長決定在學校開設漢語課,源于上一批維和部隊贈送的一幅中國書法“飛”。“我希望我的學生早日學有所成‘飛’向世界各地,也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像中國一樣早日騰飛!蹦滦iL這樣對記者說。

  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成為穆尼尼校長和學生們的共識,而他們的老師就是中國維和軍人。自從被大隊指定為教員后,聯(lián)絡官高濤每周五便到學校當半天的“中文老師”,切身感受到學生們對學習漢語充滿濃厚興趣!艾F(xiàn)在想學習漢語的學生越來越多,一間不大的教室里往往被擠得水泄不通,穆尼尼校長正考慮新開設一個學習班!

  “中國維和軍人對我們非常友好,是真正來幫助南蘇丹的。我喜歡學漢語,就是因為我喜歡中國!泵看紊蠞h語課都要搶先坐在最前排的蓋朗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已能用簡單的漢語同中國維和官兵交流了。他希望學好漢語,將來有一天能到中國去,看看心中這個美麗的國度。

  “你-好-嗎-”課間休息,身著整潔校服的孩子們在操場嬉鬧歡笑,嘴里不時地“蹦”出幾句中文,大家的臉上寫滿了快樂與幸福。誰又曾想到,一年多以前,學校所在的地點還是戰(zhàn)場,教室后面的山坡上至今還能看到交戰(zhàn)雙方留下的戰(zhàn)壕、工事和零星子彈殼。

  為了讓學生們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維和工程兵大隊在羅佑拉中學開展了中國文化展等系列活動。表演文藝節(jié)目、舉辦文化講座、贈送學習用品、組織觀看文化展板……

  穆尼尼校長感謝中國維和部隊與他攜手帶給了孩子們美好的未來,他對記者說:“我的學生和我一樣都希望有機會到中國去,我相信他們的愿望是能實現(xiàn)的,也相信他們會永遠記住中國維和軍人的!”

  馬普爾小鎮(zhèn):丹尼爾鎮(zhèn)長的笑臉

  距離瓦烏市100公里外的馬普爾小鎮(zhèn),曾是各類武裝組織頻繁活動的地區(qū)。2012年8月,中國維和官兵在這里建成了南蘇丹首個DDR(棄武、復員、安置)工程項目。1月21日,中國維和官兵再次來到這里,執(zhí)行開挖水井任務。

  “你好!中國!”進駐的當天,原本冷清的小鎮(zhèn)頓時沸騰起來,熱情的民眾早早地簇擁在路口,用古老的祭牛式和歡快的踢踏舞歡迎中國維和官兵的到來。

  然而熱鬧過后,擺在我維和官兵們面前的卻是重重困難。“一大片的荒野叢林,沒水、沒電,飲用水和發(fā)電機都是從大本營拉來的。最為擔心的就是從住處到施工點來回的路上,時常遇到不明身份的持槍武裝人員,你不知道他們的槍口會不會指向你!钡谝淮螀⒓泳S和的駕駛員劉書齋對記者說。

  “最艱難的還是在施工階段,維和工程部提供的幾處打井點,往往開挖不到半米就因土質堅硬等原因無法繼續(xù)作業(yè),不得不在附近重新勘測確定打井點!

  帶隊的60后工程師梁云海已是第四次參加維和,近50度的高溫下,他帶著官兵不厭其煩的在叢林中來回穿梭,勘測打井點,身上的迷彩服干了又濕、濕了又干,結滿了汗堿,脫下來放在地上硬邦邦的都能立起來。

  熱情的當?shù)孛癖娒刻於家绞┕がF(xiàn)場圍觀,他們期待中國維和官兵早日打出盼望許久的水井。當看到曾經(jīng)堅硬的土地不斷向上溢出水流的那一刻,男女老少情不自禁地鼓掌致敬。鎮(zhèn)長丹尼爾臉上的笑容猶如南蘇丹的太陽一般火熱燦爛,他還特意送來幾籃芒果表達對中國維和官兵的感激。

  一周時間的辛勞付出,換來挖出5口水井的豐碩成果,成功解決了周圍數(shù)十公里范圍內(nèi)群眾的飲水難題。挖掘機操作手仲曉維心中充滿自豪,“能為非洲人民做點實事,再苦再累都感到很值得!”

  離開馬普爾的那一天,當?shù)孛癖娫俅斡康降缆穬蓚,揮舞著手臂歡送中國維和官兵,燦爛的笑容寫在每個人的臉上,丹尼爾鎮(zhèn)長的身影就淹沒在那歡送的人群中。(人民網(wǎng)南蘇丹瓦烏3月2日電)

 。資料圖片由中國第十批赴南蘇丹維和工程兵大隊提供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