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進黨一意孤行害慘臺灣觀光業(yè)

2018年05月18日 17:5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前幾天去阿里山,那里一共就兩隊游客。一隊是新加坡游客,一隊就是我們這批大陸游客,冷清得很!闭劶耙恢芮暗母芭_游,來自北京的小申這樣說道。對比起記者兩三年前去阿里山時人群熙熙攘攘的場景,現在的情形只能用“慘兮兮”來形容。

  自2016年5月20日以來,民進黨當局始終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傷害兩岸同胞的感情。受此影響,近兩年來,大陸赴臺游客人數“直直落”,島內觀光業(yè)者叫苦連天,街頭抗議不斷,有業(yè)者喊話臺當局:承認“九二共識”有這么難嗎?

  四大“慘業(yè)”觀光業(yè)占其三

  說起臺灣觀光業(yè)近兩年來的慘況,臺當局總是拿出一組數據做反駁:據臺觀光部門統(tǒng)計,2015年赴臺觀光人數為1044萬人次,2016年為1069萬,2017年為1074萬?,年年維持在千萬量級,每年都小幅成長10多萬,是不是“好棒棒”?

  乍看之下很漂亮,但數字里充滿水分:旅行公會全臺聯會理事長蕭博仁直言不諱地說,堆出來的數字沒有意義,當局在統(tǒng)計過程中存在重復計算、牽強附會的問題,連過境旅客和外勞移工都算在了里面。

  不信請看看島內的各地景區(qū):日月潭在2016年之前時常被大陸游客“擠爆”,一天往來超過300輛游覽車,水面上?梢姷30多艘船在穿梭,湖區(qū)酒店也是一房難求;如今,日月潭湖面只剩下零星的幾艘船,來往游覽車也少得可憐,酒店甚至出現“全館空房”的場景。在臺灣南部的墾丁,細膩的沙灘、湛藍的大海甚為迷人,只是這般美景也只吸引了少數游客,沙灘上、停車場、墾丁大街都空空如也。在阿里山、在花蓮、在高雄……因陸客減少造成的冷清場面不勝枚舉。

  前不久,臺灣威斯汀六;蕦m大飯店因不堪租金重負“熄燈”,而島內旅行社、游覽車、民宿、小吃店、伴手禮店、夜市業(yè)者的倒閉,更早之前已在接連上演。當前輿論謔稱,島內有四大“新興慘業(yè)”,即旅行(社)、旅館、游覽車及不動產,觀光業(yè)占其三。

  陸客缺口“新南向”難彌補

  2015年,陸客赴臺人數為418萬,2016年為351萬,到2017年只剩273萬;對于今年的數字,島內業(yè)者同樣不樂觀。有人問:島內觀光發(fā)展為何離不開陸客,讓其他地區(qū)的游客來彌補不行嗎?

  全臺旅行公會聯合會召集人、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系助理教授李奇岳表示,從消費能力分析,陸客消費力與日本客在伯仲之間,東南亞客的消費力只有陸客七成;再考慮游覽天數,陸客赴臺游覽一般為7.5天,其他地區(qū)的游客平均為4.5天?偟膩碚f,減少一名陸客損失的消費量要靠兩名東南亞游客才能彌補。

  許多小吃店或名品館的業(yè)者都抱怨,陸客光顧的時候總會買不少伴手禮,或者點一桌各種小吃,但其他地方的游客就經常只逛不買,最多買個茶葉蛋或飲料就走,簡直“沒得賺”。

  另外,其他地區(qū)的游客赴臺游大多停留在臺北周邊,對中南部并不“感冒”。而陸客則喜歡環(huán)島游,并對中南部一些景區(qū)有特殊的感情。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舉例說,陸客都聽過“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的歌謠,所以會想到阿里山一探究竟。但東南亞游客從沒聽過這首民謠,對他們來說,“這山與那山有何不同”,所以也就不會想去了。

  “政治掛帥”民進黨是禍首

  “都是臺當局政策害的!”因赴臺陸客人數銳減,生意慘淡,臺灣嘉義縣陳姓男子近日前往自己投資的餐廳砸毀設備“出氣”,痛罵蔡英文空口說什么“兩岸維持現狀”,卻害得臺灣觀光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

  早在2016年9月12日,島內旅游業(yè)者就首次走上街頭,并組織多次街頭抗議活動,要求臺當局直面問題,解決觀光產業(yè)困境。許多業(yè)者都打出“救救觀光業(yè)”“認同‘九二共識’”的標語,要求臺當局不要“政治掛帥”,多顧百姓生計。

  針對觀光業(yè)的慘況,島內業(yè)者除了呼吁臺當局認同“九二共識”,同時也努力自救,改善自身的經營。比如島內一些旅行社專門針對大陸市場推出定制化、高品質的“深度漫游”產品;在臺北寧夏夜市、花蓮東大門夜市,大陸的支付寶已覆蓋不少攤位,大陸游客只要用支付寶在這些夜市消費可享優(yōu)惠。

  此外,部分原來夜市的攤販干脆組團進軍大陸市場,西進創(chuàng)業(yè)。今年3月底,匯集50多家臺灣夜市美食、小吃名店的士林夜市嘉年華在上海錦江樂園開張,吸引不少顧客。

  不過,國臺辦就此問題曾多次表態(tài)指出,造成臺灣旅游相關業(yè)界利益受損的癥結所在大家是很清楚的,解鈴還需系鈴人。真正要提振全臺灣的觀光產業(yè),“九二共識”才是通關密鑰。(本報記者 柴逸扉)

[責任編輯:李杰]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tài)|轉載申請|聯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