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變形金剛》拉開了“暑期檔”的大幕,無論是影片的題材、制作的質(zhì)量還是放映的檔期,均為這部影片的吸納票房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
何謂“暑期檔”?“暑期檔”這個名字本身,就已經(jīng)在某種程度上把它的目標觀眾定位在了學生群體上。由于處于暑假這個學生一年中休息最長的時間,很多適合學生群體觀看的電影會在暑假推出,以吸引假期中的年輕人,像皮克斯、夢工廠、迪士尼都會在假期推出新的動畫片以吸引青少年。
由電影“暑期檔”不僅想到了熒屏“暑期檔”。暑期這個詞存在已久,但“暑期檔”卻是近幾年才會被屢屢提及的名詞。從暑期到“暑期檔”,這不僅僅是一個字的差別,更是一種觀念的改變,一個市場的成型。據(jù)報道:2009年夏天,內(nèi)地電影市場才第一次有了暑期檔,在13周的時間中,創(chuàng)造了16.5億票房,2010年有近60部電影扎堆上映,票房超過了20億。除了電影“暑期檔”,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早就有了電視“暑期檔”的概念,他們會針對暑假這一個特殊的時間檔,調(diào)整電視臺的策略,把暑期內(nèi)容放大,讓其更加豐富多彩。
縱觀熒屏,雖然我們的電視頻道也會針對青少年觀眾做一些特別的節(jié)目編排,推出一些適合青少年觀看的電視節(jié)目。但是,真正勇于打出熒屏“暑期檔”這個概念的似乎還不多。有人曾對夏日看電視的人群進行過一次調(diào)查,夏天,更多的人成為足不出戶的“宅女”和“宅男”,呆在家里孵空調(diào)看電視成為夏日娛樂活動的第一選擇。炎炎夏日的開機率有了很大提升,這就給夏日熒屏提供了一個平臺。對電影而言,“暑期檔”的概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正在公映的《變形金剛》,其受眾已經(jīng)跳出了學生這一概念,影迷大多是80后這一年青人的群體。由此,熒屏“暑期檔”也要突破傳統(tǒng)觀念,修正對其內(nèi)涵的認知,更要拓展“暑期檔”的外延。
東方衛(wèi)視正在播出的《動洞墻》,就很吻合“暑期檔”這一時令特色。作為一種水上游戲,《動洞墻》的創(chuàng)意也是來自國外,規(guī)則要求參加的選手在幾秒鐘內(nèi)對撲面而來的“墻”做出反應,并把自己的身體擺成與“墻上的洞”相匹配的各種奇特形狀,如能順利穿墻而過即算過關(guān),否則就會被這堵厚實的特制“墻”無情地推入身后的水池中。當我們看到參與這項游戲的明星落到水中的尷尬,觀眾看到那一池清水,都有參與其中的樂趣。
平心而論,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我們偏重于“賀歲檔”,而疏忽了“暑期檔”,這是不爭的事實。比如春晚,各家都要大張旗鼓地去張羅籌備,而以前熒屏上經(jīng)?吹降摹凹{涼文藝晚會”已經(jīng)消失殆盡,代之而起的是各類選秀節(jié)目占據(jù)了“暑期”檔。
竊以為,“暑期檔”不完全是一個學生的概念,而是一個全方位的節(jié)目類型的定位。選擇適合于熒屏“暑期檔”播出的綜藝類節(jié)目,應該具備夏令特色,如同夏日桌上的菜肴,熒屏暑期檔不要“濃油赤醬”、“大魚大肉“,而是要“清涼爽口”、“開胃消暑”,適合觀眾的審美口味,這一方面,電視“暑期檔”大有開發(fā)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