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廣播電影電視局政策法規(guī)處處長、首都影視產業(yè)聯盟秘書長李偉透露,明年將啟動成立聯盟的專家評審機構,該機構將負責第一時間審核劇本,“爛劇本”將不予投拍影視劇。(12月21日《京華時報》)
影視劇罕見精品,和劇本質量不過關有一定關系,觀眾對某部電影不滿,也常從劇本上挑硬傷。于是,傳說中明年將要成立的“專家評審機構”,就躍躍欲試起來,自作主張地要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對劇本進行審核,還做出了“不允許投資拍攝”爛劇本的表態(tài),從此影視劇創(chuàng)作者又多了一個“婆婆”。
只是,這個“婆婆”是否有權力審核編劇的劇本十分可疑。首先,按照通常的理解,“專家評審機構”的領導單位是“首都影視產業(yè)聯盟”,而“聯盟”雖帶有官方指導的性質,但本質上卻是個行業(yè)組織,所以,“機構”所能審核的劇本,只能局限于加入“聯盟”的行業(yè)單位,其他沒加入“組織”的劇本創(chuàng)作者,可以完全無視該“機構”的存在。
其次,即便是“聯盟”成員單位,要不要把劇本交給“機構”審核,也要有一個自愿原則。“聯盟”雖有行業(yè)發(fā)言權,但畢竟是個服務組織,參與單位加入“聯盟”,為地是尋找機會、互惠互利,并且在自身權益受到損害時,能有個撐腰的。如果非得強制成員單位的劇本都得交給“機構”審核,那么幾乎可以確定的是,“聯盟”這個婆婆的手伸得太長了。
再者,劇本是“優(yōu)質”還是“爛”,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比如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喜歡的人覺得這部電影的劇本非常棒,而看不懂的人則大罵劇本爛。影視劇是集體創(chuàng)作的產物,有些劇本是不成熟,但有了好導演的修正調校,一樣可以拍出好看的作品。僅憑“機構”一些專家們的一面之詞,就給一部劇本貼上“爛”的標簽,這是對劇作者最大的不尊重。
劇本是好是壞,市場自然會慢慢建立它的淘汰機制,目前這種淘汰機制的功能正在發(fā)揮作用,好的編劇身價在提升,好的編劇作品得到更多知名導演和投資機構的重視,影視劇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經歷市場優(yōu)勝劣汰這個環(huán)節(jié),而劇本評審機構的出現,試圖把市場取而代之,是很不明智的行為,文藝創(chuàng)作重在自由探索、多方嘗試,一旦創(chuàng)作者為了迎合評審機構專家們的口味而創(chuàng)作,那才是影視劇厄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