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26日上映以來,趙薇執(zhí)導的電影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稱為《致青春》)市場表現(xiàn)十分搶眼。記者從片方獲悉,截至昨日《致青春》上映7天累計票房達到3.5億,未來一星期內(nèi)票房還會持續(xù)走高。(5月4日 國際在線)
2007年,趙薇考上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這在當年可是娛樂圈里絕對的熱門新聞。也許是因為趙薇在《還珠格格》中飾演的“小燕子”形象太過深刻,有誰會相信那個長著一雙大眼睛、口無遮攔、大字不識的“小燕子”會在大紅大紫之時重回象牙塔,更別談今后會像模像樣地拍起電影來了。
時過境遷,當6年后的4月26日,趙薇帶著她的研究生畢業(yè)作品——《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稱為《致青春》)橫空出世時,首映當日便以4520萬的票房成績超過之前《泰囧》的單日3500萬,上映7天累計票房更是達到3.5億,讓趙薇躋身為國內(nèi)首位處女作票房過億的女性導演。按照該趨勢發(fā)展下去,也許不日趙薇或還有另一個頭銜——最高票房華人女導演。
《致青春》在給趙薇個人帶來了成績與榮譽的同時,也讓該電影的投資方——光線傳媒賺的盆滿缽滿。因為自4月21日由光線傳媒召開《致青春》的看片會后,次日光線傳媒的股價便沖擊漲停,之后其股價更是一路狂飆。有專業(yè)人士聲稱:保守估計,《致青春》將拉動光線傳媒市值近40億元。難怪有人說,“這個五一,趙薇給所有光線傳媒的投資者發(fā)了個大紅包”。
雖然客觀地說,《致青春》并不完美、也有瑕疵,但它畢竟是趙薇導演的處子秀。這難道不正像我們每個人的青春:雖然它并不完美、有過彷徨也有過遺憾,但卻依舊閃亮。也正因如此,依然有更多的人被吸引著踏進影院,去緬懷那段已經(jīng)失去或終將失去的青春。
不可否認,《致青春》的大獲成功,離不開全體參演演員及幕后團隊的共同努力,更離不開電影在后期推廣及營銷手段上的給力,但如果沒有趙薇導演的頃情打造,《致青春》還能不能取得今天的好成績就未知可否了。
眼下,《致青春》還在火熱上映中,它在與同期上映的進口大片《鋼鐵俠3》抗衡的同時,業(yè)界普遍關注的是《致青春》能否超過前期票房突破12億的《泰囧》。對于后者,雖然因為種種原因許多人并不太看好或持謹慎態(tài)度,但不管怎樣,今天的趙薇已經(jīng)用她執(zhí)導的電影處女作完成了從一位知名演員到新生代電影導演的華麗轉(zhuǎn)身。今后,也許不管是演員趙薇或是導演趙薇的作品,都值得我們不斷地去期待。(中國臺灣網(wǎng)網(wǎng)友 黃國興)
(本文為網(wǎng)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wǎng)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