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的選擇性失明,是對家國情懷的故意無視
最近,臺灣作家龍應臺因為一篇為“港獨”暴徒洗地的文章,成了熱門人物。她對暴行的選擇性失明,暴露出的是虛偽,更是對家國情懷的故意無視。
很多人一定記得多年前的網(wǎng)絡上,曾經(jīng)流行過一句龍應臺的名言——“我不在乎大國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嚴”。筆者就是從這句話里,第一次對自己曾經(jīng)給予龍應臺的好感,產(chǎn)生了嚴重的質(zhì)疑。每個中國人都明白的“家國一體,有國才能有家”的道理,很自然地會讓我想到:沒有大國的崛起,何談小民的尊嚴?為何龍應臺這樣一個能夠熟練運用“中國字”的“文化人”,卻要故意裝作不懂?
我也還記得三年前龍應臺在香港大學的那場演講中,她問臺下聽眾,人生最早的啟蒙歌曲是什么?一位中年聽眾操著廣普答道:是大學師兄們教的《我的祖國》。我在電腦前看了那個視頻,也看到了全場合唱“一條大河波浪寬”時,龍應臺一臉錯愕的表情。
這兩件事,徹底暴露了龍應臺這位知名文化人的政治素養(yǎng)之差、家國情懷之弱,也徹底將我之前對她文字上的好感,完全抹掉。
我不能理解,為何一個對中國文化如此了解的文化名人,總是在言辭間制造一種國與家的疏離?她疏離“小家”與“大國”,疏離“個人”與“集體”。李敖曾批判她的作品“只看現(xiàn)象,不見原因,只訪小人物,不掌握高層動態(tài)!比缃窨磥恚畲髱熕詷O是。
龍應臺選擇性地看不到那些四處叫喊帶有“港獨”色彩口號的暴徒的暴行,他們堵塞機場、破壞地鐵,他們街頭縱火、暴力襲警,他們打砸店鋪、毆打禁錮無辜市民,甚至還包括往一位臺灣記者身上潑汽油。就是這些人,被龍應臺文藝地稱為脆弱的“雞蛋”?網(wǎng)友們回懟地好:這明明就是鐵錘!
愛寫“小確幸”文章的龍應臺,談歷史、談政治時從來不愿意首先看清全貌,這是她的局限、偏見,也很有可能是她的故意。她總是愛抓住大事件中的小片段,然后大談這個國家、這個政府的“罪惡”,悲嘆當事人欲求“小確幸”而不得,但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不談它背后的大背景,如果不站在一定的高度,甚至不看清全貌就妄下評論,只表明觀點卻枉顧事實,能得出正確的觀點嗎?
我們絕不允許美化暴力,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大陸更加在乎香港,這不是龍應臺的表面正義卻背地里挑撥內(nèi)地與香港、臺灣關(guān)系的行為所能左右的。ㄖ袊_灣網(wǎng)網(wǎng)友:小橋流水)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臺灣網(wǎng)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