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大安森林公園旁建案。(資料照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3月16日訊 據(jù)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當局“行政院地調所”公布土壤液化潛勢圖,但臺北市議員周柏雅發(fā)現(xiàn),與臺北市政府資料“差很大”,大安森林公園第一排興建中的豪宅,原本多落在高度潛勢區(qū),臺當局版本卻從高度降為中度,他質疑同樣一個臺北市,怎么如此大不同,“難道遇到豪宅會轉彎”!
“地調所”公布潛勢圖后,民眾產生到底準不準疑惑。對此,周柏雅對照2002年臺北市制作的液化潛能圖,發(fā)現(xiàn)臺北市版本大安森林公園整個北半部,皆位在高度潛勢區(qū),包含公園西、北、東鄰近街廓,但臺當局版本,大安森林公園僅北側及西側屬紅色區(qū)域,原來紅色降為黃色區(qū)域。
周柏雅所指“紅轉黃”區(qū)域包括公園北側的信義路三至四段,正建的豪宅愛菲爾、安峰、謙華等;公園另一側建國南路二段上有筑豐美學、大安花園等。
周柏雅更舉出,臺北市版中山區(qū)資料僅民生、松江路周邊地區(qū)為紅色區(qū)域,但當局版本卻全軍覆沒“滿江紅”;而大直地區(qū),更從沒有土壤液化變高潛勢區(qū)。他認為,資料前后不一,究竟誰對誰錯?
周柏雅說,從1998年迄今,臺北市核發(fā)建照1.8萬多張,一個建筑基地至少2個鉆探孔,起碼有2、3萬個鉆探孔可提供制作潛勢圖,但臺當局公布的資料,采樣數(shù)只5000多個,質疑采樣數(shù)根本不夠,令人質疑選擇性揭露恐有“黑箱”。
對此,臺北市工務局副局長黃一平回應,“地調所”資料,系根據(jù)公共工程鉆孔推估,不是精確答案;而臺北市府2002年公開的訊息,除公共工程,還加上民間工程鉆孔數(shù)據(jù),取樣不同,自然會有差距。對此,臺北市府已委托臺灣營建研究院結合“地調所”資料,制作更精細潛勢圖,預計8月推出。(中國臺灣網 朱煉)
[責任編輯:朱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