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進黨大后方又不穩(wěn)了!南臺灣再“吃”癟 民眾唱衰蔡當局

2018年07月06日 14:5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包袱鋪,臺灣小吃到末路!我是一到夏天食欲就不降反增的大侃子~烤串麻小辣鴨脖,花生毛豆涼啤酒,再給我兩個胃我還能再來五十斤!

  說起來,咱中國人都能吃愛吃也會吃,畢竟“八大菜系”也不是鬧著玩兒的。而要說到吃,與大陸一水之隔的臺灣也絕對不落下風,其中臺南更有著“臺灣美食博物館”的美譽,不管是到內游客還是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游客,都愿意到臺南“逛吃逛吃”一番。不過,現(xiàn)在臺南的美食業(yè)光景有點慘了……

  自蔡英文當局完全執(zhí)政后,臺灣觀光業(yè)便遭遇了“雪崩式”的下滑,也許臺北還能勉強吸引到游客,但臺南就沒那么幸運了……據中評社報道,觀光業(yè)游客量的萎縮,也讓當地小吃業(yè)備受沖擊,有業(yè)者表示,臺南六、七月的團餐訂單砍了一半,門市散客也減少了2成。自己人不挺、其他地方的人又不來,臺灣內外旅游情形的俱冷也為臺南小吃業(yè)的嚴重衰退敲響了警鐘。

  這樣的情況,對于臺南安平老街(又叫“延平街”)商圈的業(yè)主,感受最為明顯。

  大陸的朋友可能對于這個商圈不是很了解,但它在當地可是號稱“臺灣第一街”,像安平古堡、億載金城一級古跡等都在此處,因而這里也是許多團客、散客的用餐之地。

  而受臺灣觀光業(yè)整體不景氣的影響,臺南也遭受了“池魚之殃”。比如早前曾有高雄名店業(yè)主自制“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的大海報掛門口,足以顯出當地民眾對執(zhí)政黨的怨懟不滿,但顯然對民進黨而言,政治斗爭永遠比民生民意要“有趣且重要”得多。無奈下,小吃業(yè)者也開始大吐苦水了……

  臺南周氏蝦卷協(xié)理楊淑燕在接受中評社采訪時表示,以往大陸參訪團來臺南,很喜歡臺南特色小吃和在地美食的團餐,但自從陸客團赴臺數驟降后,當地的主要客源就變成了以臺灣在地的小區(qū)、公司獎勵旅游為主?扇缃窳、七月的團餐訂單,只剩以前陸客赴臺游鼎盛時代的一半,加上南部觀光業(yè)大環(huán)境欠佳,門市散客來店人數也每下愈況,比過去少了足足2成。

  雖然蔡當局從來不承認陸客對于臺灣觀光業(yè)的巨大影響,還以“新南向政策”沾沾自喜,但業(yè)主的實感卻是:新南亞團帶來的商機遠不及陸客團!

  “東南亞團的餐標往往不及陸客團,今年馬來西亞團更是愈來愈少”,業(yè)主直言,更糟糕的是,連走傳統(tǒng)購物站的團體,南部也少掉很多。

  既然陸客和東南亞客已經指不上了,臺南的小吃業(yè)主又將希望投注在了臺灣自家人的暑假親子游上,但沒成想又偏偏出來了個年改新制……這身為臺灣旅游主力消費大軍的軍公教團體,退休金都少了一大截了,忙著或抗議游行或節(jié)衣縮食都來不及了,還能有多余的心思旅游?

  以做團餐為主的貴記美食文館侯姓業(yè)者表示,從“一例一休”到陸客團驟減再到軍公教年改及新制上路,蔡當局種種謬政對臺灣觀光餐飲業(yè)的沖擊可謂一波接一波,“雖然開拓了馬來西亞、新加坡觀光團的客源,但這一年營業(yè)狀況未見好轉,現(xiàn)在來客人數比過去高峰期少了三、四成。況且小吃的價格本來就低”,對業(yè)者來說,一連串的沖擊的確有夠大。

  “原以為去年是最辛苦的一年,今年寄望情況能好轉,但沒想到傳統(tǒng)旅業(yè)旺季的暑假,這景氣卻仍然不見有起色”,投石無路的業(yè)者也只剩連連哀嘆了。

  經常關注臺海動態(tài)的朋友們都很清楚臺南與民進黨的關系,民進黨之所以能“綠得深沉”,一定程度上講也是倚仗著有南臺灣這個“鐵票倉”,有人甚至嘲諷民進黨在臺南就算“推個西瓜出來選舉都會當選”,但如今連臺南民眾都開始不滿民進黨了,蔡英文難道還能大言不慚的認為“臺灣人民有一天一定會肯定民進黨”嗎?再請問,民進黨在臺南、高雄、屏東“只手遮天”逾20年后,又為當地經濟和民眾帶來了什么呢?

  不是經濟的蓬勃發(fā)展也不是人民的安居樂業(yè),而是觀光客大降、旅館訂房率大降、飯館上座率大降,是各產業(yè)皆衰退、全民皆怒吼“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的聲浪!

  臺灣資深媒體人毛嘉慶直言,如今民眾對蔡英文及民進黨的不滿,已從北部擴展到南部,民調的屢屢跌落也證明了這一點,而民進黨引以為賴的臺灣南部如今也已被他們自己“優(yōu)秀”的執(zhí)政手段玩到了崩潰邊緣,“不要忘記,高塔的崩塌都是從內部開始的”!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楊旋]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tài)|轉載申請|聯(lián)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