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美麗豆丁海馬重現臺南海域 曾遭盜采消失(圖)

2016年03月11日 12:19:33  來源:
字號:    

  臺灣海洋生物館研究團隊在綠島海域首度發(fā)現豆丁海馬,它表皮的顏色與疣狀凸起,融入寄生的桃紅色海扇中,很難察覺。(圖片來源:臺灣《聯(lián)合報》)

  中國臺灣網8月18日消息 據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臺南墾丁南灣海域的豆丁海馬前年被盜后,一直未見它們的美麗身影。臺灣珊瑚礁學會理事蔡永春昨天透露,豆丁海馬又重回墾丁,已發(fā)現3只;臺灣海洋生物館也首度在綠島發(fā)現8只,擔心被盜,都不公開發(fā)現地點。

  豆丁海馬有“海中小精靈”之稱,全世界第一尾是在1996年發(fā)現。

  臺灣潛水業(yè)者前年初發(fā)現南灣海域的豆丁海馬失蹤,連宿主海扇柳珊瑚也被挖走,海底留有鐵錘敲擊痕跡和斷裂的珊瑚殘枝,引來保育人士撻伐。潛水客一度上網發(fā)動抓賊,但無所獲,此后墾丁海域就未再見豆丁海馬身影。(中國臺灣網 田云鵬)


  延伸閱讀:“豆丁海馬”

  豆丁海馬(pygmy seahorse)長約2至3公分,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都有蹤跡。它與海扇共生,表皮顏色與疣狀凸起都能融入海扇中,體色會隨宿主珊瑚的顏色變化,用尾巴攀住海扇固定,攝食水中浮游生物。它的繁殖方式很特別,由母海馬將卵產于公海馬腹部的育兒袋,一直到小海馬從育兒袋中孵出。

 

[責任編輯:田云鵬]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周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