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標讀《金剛經(jīng)》之后公布心得。陳光標指出,《金剛經(jīng)》中多次提到布施,并強調(diào)“無住相布施”,在布施的時候不要著相,更不要故意宣傳。他想這也許是星云大師和劉德勛建議他看《金剛經(jīng)》的重要原因。陳光標說,《金剛經(jīng)》給他的啟發(fā)是很多的,需要他以后慢慢學習體會。比如,做慈善時要注意方式,要入鄉(xiāng)問俗、入門問禁,尊重被捐贈者的心理,減少不必要的誤會或麻煩。借用目前流行的一個網(wǎng)絡(luò)用語:淡定。他希望在今后做慈善的時候多一些淡定,用淡定之心讓他的慈善之路走得更好。
我們見此很感動,陳光標愿意聽意見,愿意學習,其態(tài)度誠懇,很感人。
我們認為,陳光標讀《金剛經(jīng)》一定要分清楚福德與功德,須知道,無論捐助再多,修的也是福德,而非功德。
六祖慧能曾說: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nèi)心謙下是功,外行于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yīng)用無染是德。
星云大師是這樣翻譯的:“能認識自性就是功,能等視一切眾生就是德。念念之間沒有滯,常能見到真如本性的真實妙用,這就叫做功德。內(nèi)心謙虛卑下就是功,外面依禮而行就是德;從真如自性中建立萬法就是功,心體遠離一切妄念就是德;念念不離自性就是功,應(yīng)用萬端而不染著就是德!
凈慧和尚是這樣解說的:只有發(fā)掘了自己本自具足的如來智慧德相,那才是功德。平等地修福修慧,平等地看待佛與眾生,并且念念無滯。滯,就是停留在一個地方。常見自己的本自具足的佛性就是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如果說一切神通妙用不是本自具有的話,想要修是修不出來的。好像金子在礦里,經(jīng)過加工提煉,得到金子。如果礦石里本來就沒有金子的話,你再怎么提煉都是枉費功夫。只有有智慧的人,他才能夠做到內(nèi)心謙下。為什么呢?有智慧的人,能夠看到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因為佛性是平等的。謙下是和我慢相對的,能夠謙下,沒有我慢,就能夠平等看一切人。對一切人都會有禮貌。所謂外行于禮。
我們認為,只要陳光標從內(nèi)心視臺灣民眾為自己的手足,視臺灣需要救濟的民眾為親人,心甘情愿地為臺灣同胞的福祉做出奉獻,那么,就是福德與功德共修!讀與不讀《金剛經(jīng)》,都一樣!
[責任編輯:馮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