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學生用腳步走出了一堂思政課
15抔泥土把革命精神帶回攀枝花學院
00后學生用腳步走出了一堂思政課
第一次站到瀘定橋橋頭時,劉偉杰沒敢走過去。這個來自攀枝花學院材料成型專業(yè)的大二學生回憶,搖搖晃晃的瀘定橋讓他一下子對“大渡橋橫鐵索寒”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當年紅軍戰(zhàn)士不僅要長途跋涉急行軍,還要在沒有木板的橋上冒著槍林彈雨突擊,很佩服他們!2021年寒假期間,劉偉杰報名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主題為“自律攀大人 感悟建黨路”的社會實踐活動。
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攀枝花學院將建黨以來重要的歷史事件與黨的“精神譜系”相結(jié)合,選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遵義會議會址、港珠澳大橋、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等15個代表性地點,組織學生分別前往瞻仰、記錄。參加的10名同學有9名是00后。
攀枝花學院團委書記王鵑說,學校希望通過社會實踐,讓學生追尋紅色足跡,見證建黨百年的歷史成就。
在實踐中,學生不僅要拍攝視頻和照片,用于制作思政課素材,還要在每個地點采集一抔土。土木工程專業(yè)的溫淞琳說:“出發(fā)之前,大家不理解為什么要專門取一抔土,現(xiàn)在看到一瓶瓶顏色不同的土擺放在一起時,我好像對黨的發(fā)展歷程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那不僅僅是一把泥土,更代表著一種精神。學生尋著先輩的足跡,并將它們帶回校園,這份歷史和記憶也將留在校園!蓖貔N說。
在延安,電氣工程專業(yè)學生楊靖濤在位于楊家?guī)X的中共中央駐地舊址門口采集了一抔土!懊珴蓶|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工作和生活,現(xiàn)在我也和他們走過同一片土地了。”楊靖濤說。
一次“沉浸式”的社會實踐,讓這些00后大學生對黨史有了更加鮮活的認識。采集泥土時,劉偉杰一直在想:“中國共產(chǎn)黨是怎樣經(jīng)過100年的風風雨雨走到今天的?我們00后又該承擔什么樣的社會責任?”
劉偉杰的外公曾參加過抗美援朝,小時候劉偉杰常聽外公講述戰(zhàn)場上的故事。在瀘定橋拍下的視頻中,劉偉杰說:“看著13根玄黑冰冷的鐵索,槍林彈雨仿佛就在眼前,湍急的水流聲仿佛22名勇士在咆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重擔好像傳承到了我的肩上!
溫淞琳出生在千禧年,是一個活躍在公益活動中的00后。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他申請加入家鄉(xiāng)的志愿服務隊,第一時間參與到社區(qū)執(zhí)勤和宣傳防疫知識等工作中!斑@次前往武漢參加社會實踐,站在火神山醫(yī)院門口,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溫淞琳說,大學4年最遺憾的事情是沒能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這次黨史學習經(jīng)歷,讓他更加堅定了入黨信念,“要到有需要的地方,幫助有需要的人,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在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視覺傳達專業(yè)學生黃閩燕被革命先輩勇于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霸诰畬娇吹健切侵鹂梢粤窃瘞讉字時,我想,自己能為國家作點什么貢獻?”在她看來,帶走一抔土,就像帶走了一個時代的縮影,也把革命先輩的理想和追求帶到了學校。她希望把這種精神傳遞給更多同學。
黃閩燕說,這次井岡山之行,讓她對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多了一份期盼。一回到學校,她就向黨組織了解入黨要求,并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躺在遵義會址附近一家旅館里,羅賢想:“正是因為一群和自己年齡相仿的青年,在民族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甘于奉獻,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
羅賢出生于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縣,他的家鄉(xiāng)在2020年剛剛脫貧摘帽!耙郧爸幌胫ネ饷姘l(fā)展,在遵義參加完社會實踐后,我在想,要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都往外走了,那家鄉(xiāng)怎么辦?”現(xiàn)在,他憧憬著畢業(yè)后能回到黔西南,利用自己所學的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為家鄉(xiāng)的石漠化治理作貢獻。
此前,攀枝花學院相關(guān)部門注意到,現(xiàn)行的思政課流于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在一項面向全校5000多名同學的問卷調(diào)查中,學生們選出的更感興趣的思政教育形式包括舉辦主題文藝活動、趣味性游戲和主題教育基地觀摩。
王娟說,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是對思政教育進行的一次全新探索和嘗試。這種體驗式學習能讓學生在強化黨史學習的同時,增強他們的責任和擔當意識。
王娟表示,攀枝花學院將通過展覽的形式,把15抔泥土分別擺放在中國地圖的相應位置上,并采取老師講黨史與學生談感悟相結(jié)合的方式,為全校同學開啟一堂別樣的思政課。
實習生 馬曉晴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王鑫昕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