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上海方艙醫(yī)院志愿者實錄:戰(zhàn)斗的姿態(tài)是“拼搏”

2022-04-05 16:38: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自從上海進入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越來越多的市民參與到疫情防控的志愿工作中。記者從上海市志愿者協(xié)會了解到,自3月3日至4月4日,全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項目共招募上崗志愿者243729人,累計服務5199866小時。

  疫情防控期間,方艙醫(yī)院無疑是離危險最近的地方。在上海崇明,就有這么一群人,面對年幼的孩子,家人的不舍,他們舍小家顧大家,主動申請到方艙醫(yī)院參加志愿服務,義無反顧地沖到了防疫第一線。3月20日起,崇明區(qū)18名機關黨員組成的第一批志愿者火線增援方艙醫(yī)院各點位,把初心和使命寫在防疫第一線。

  24小時在線使命必達

  “集中隔離人員即將到達,請各組人員做好接車、登記準備!”“5號隔離房間需要配送物資,請及時送達!”這是隔離點志愿者每天耳熟能詳的話語。為圓滿完成此次志愿服務行動,方艙志愿服務人員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保持高度責任感。

  方艙醫(yī)院志愿者最辛苦的是在于工作時間的全天候,“24小時在線”“使命必達”是志愿服務人員們的服務狀態(tài)。

  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兩次,志愿者都要進入隔離人員的房間進行體溫檢測。一旦有體溫異;蚱渌嚓P癥狀,就要送相關醫(yī)療機構進一步篩查。

  如果沒有新收的隔離人員,志愿者們就做好每日體溫檢測、隔離人員核酸檢測記錄、垃圾清運、消毒消殺等各項基礎工作。

  如果晚上有新收的隔離人員,那接車、人員信息登記、房間入住、物資發(fā)放、消毒消殺,一整套流程下來幾乎已經天亮了。而晚上接收新隔離的人員,是他們工作的常態(tài)。

  有分工 有合作因為我們是大家庭

  方艙醫(yī)院志愿者崗位分為四類,第一類是由酒店工作人員組成的,主要負責隔離房間的消殺、清潔,以及為隔離人員送飯送物資。第二類是醫(yī)護人員,來自各醫(yī)療單位,擔負對隔離人員及各類志愿者的核酸采集、健康咨詢、醫(yī)療救治等工作。第三類安保崗位,由公安民警、特保人員組成,擔負隔離區(qū)域的安全保衛(wèi)、秩序維護等任務。第四類是信息錄入崗位,由指定的志愿者負責每天各類數據報表制作采集上報工作,也包括物資清點、聯絡咨詢等工作。

  在這里,最多的就是大白和“藍精靈”(一種藍色一次性隔離服),志愿者們每天要穿脫防護服數次,早晚還好,中午氣溫上來的時候防護服里密不透風,溫度可想而知。每次脫下防護服,里面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

  來自崇明區(qū)人大辦的志愿者邢墩峰這樣告訴記者:“雖然崗位是明確到個人的,但更多時候大家是互相幫助,職責交叉,在人手不夠的時候,青年黨員、退役軍人總是搶下任務,因為我們知道,在這里,無論是隔離人員還是志愿者,大家都是一家人,守望相助才能更好地戰(zhàn)勝疫情”。

  一封特殊的感謝信

  同樣是在邢墩峰所在的方艙點位,不久前收到了這樣一份封感謝信:

  寫信的是一位在此隔離的人員,她在隔離期間,由于身體不適,得到了志愿者的及時幫助,她被志愿者們的奉獻精神深深感動。除了感謝信,還有很多隔離人員也在微信群里表達了謝意。該方艙醫(yī)院點位負責人陸英華說:“有些隔離人員剛進來時存在抵觸情緒,對隔離工作不配合。但志愿者十分有耐心,反復做好思想工作。在一次次的疏導勸慰下,一些有抵觸情緒的隔離人員放下了心理包袱,在隔離解除后,都會對我們的志愿者們說‘謝謝’‘辛苦了’,這讓大伙兒心里暖暖的,工作的動力也更足了。”(總臺記者 劉瀟凡)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