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專家談】習主席訪問孟加拉:用金色友誼打造命運共同體特約

2016年10月15日 15:18:55  來源:中國網
字號:    

  林一鳴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研究人員

  2016年10月14-1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孟加拉國進行國事訪問。此系中國國家主席30年來首次訪問孟加拉國。習主席此訪有望推動兩國關系再上層樓,開創(chuàng)中國周邊命運共同體的美好前景。

  傳統(tǒng)友誼根基牢固

  中孟兩國是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歷史上,兩國人民有著兩千余年的友好交往史。建交41年以來,同為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孟兩國在諸多國際和地區(qū)性問題上看法相近,在國際事務中配合密切。孟國內各界也視華為可靠的朋友與伙伴。2010年,兩國宣布建立“更加緊密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雙邊關系持續(xù)向好發(fā)展。

  高層交往勢頭良好。孟總理哈西娜曾多次來華訪問,這也并非習近平首次訪孟。早在2010年6月,習近平在擔任國家副主席期間就曾訪孟。2014年6月,哈西娜總理訪華期間,2015年9月習主席在紐約出席聯(lián)大期間,兩人均舉行了雙邊會談。

  經貿合作深入發(fā)展。2006年起,中國成為了孟最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保持兩位數的快速增長。2015年,兩國貿易額超147億美元。孟是中國在南亞第三大貿易伙伴以及海外工程承包與投資的重要市場。

  人文交流日益擴大。兩國均較早開展了對彼此語言文化的教學與研究,人員往來日益頻繁,為兩國友誼打下了堅實基礎。2015年5月,劉延東副總理訪孟,雙方就擴大人文交流達成了一系列共識。

  習主席此訪將推動兩國友好關系更上層樓。哈西娜總理日前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指出,習主席此訪將開啟中孟各領域密切合作的新時代。在中國外交部媒體吹風會上,部長助理孔鉉佑則透露,習主席此訪期間,中孟“雙方將從戰(zhàn)略高度規(guī)劃兩國關系,確定兩國未來重點合作方向,將中孟關系提升到新的水平”。

  圓夢路上攜手共進

  中孟之間既無歷史包袱、也無戰(zhàn)略矛盾,兩國在戰(zhàn)略上高度相容。當前,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和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孟加拉國人民也在為實現到2021年邁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2041年成為發(fā)達國家的“金色孟加拉之夢”而努力!爸袊鴫簟迸c“金色孟加拉之夢”異曲同工、交相輝映,守望相助、攜手圓夢將是兩國未來友好交往中最廣闊壯麗的前景。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期待與周邊國家共商共建、共享發(fā)展!锻苿庸步ā耙粠б宦贰钡脑妇芭c行動》文件明確提出,孟中印緬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lián)緊密,要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孟坐擁孟加拉灣,地接南亞、東南亞,也十分希望發(fā)揮地理位置優(yōu)勢,推動地區(qū)經濟合作,對“一帶一路”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給予了熱切的回應。

  近年來,孟經濟保持6%以上中高速增長,在剛過去的2015/16財年更是達到了10年來最佳的7.05%,宏觀經濟環(huán)境穩(wěn)定,居民收入穩(wěn)步增長,但同時也面臨著投資不足、基礎設施落后、制造業(yè)水平偏低等問題。哈西娜總理領導的孟政府主張招商引資、擴大出口,保持經濟增長動力。而中國經濟邁入“減速換擋”的“新常態(tài)”,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經濟結構升級換代,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經濟質量和對外輻射力不斷提升。中孟兩國在經貿、投資、產能合作等領域潛力巨大,雙方更加緊密的合作將為兩國乃至地區(qū)發(fā)展注入強勁動力,并將助推兩國共圓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之夢。

  親誠惠容書寫新章

  2013年10月,習主席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親、誠、惠、容”四字理念,為新時期中國周邊外交開辟了新章。在打造中國周邊命運共同體的方針下,中國與南亞國家的交往也邁入新階段。

  此次“金磚之行”已是習主席上任后第三次南亞之行。2014年9月,習主席訪問馬爾代夫、斯里蘭卡及印度,確立了中印“更加緊密的發(fā)展伙伴關系”新格局,推動中馬、中斯海洋合作邁步向前。2015年4月,習主席訪問巴基斯坦,將中巴關系提升至“全天候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推動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邁入快車道,F在,習主席又將訪問孟加拉國并赴印度出席“金磚峰會”,有望進一步提升中國與南亞國家關系,深化互信合作。

  中國與南亞地區(qū)人口總和約30億,占到世界人口的近半。與南亞國家關系的深入發(fā)展,不僅是中國周邊外交的斐然成績,也是打造中國周邊命運共同體的題中之義。中國與南亞國家并肩攜手、共謀發(fā)展,不僅是為世界近半的人民謀福祉,更將為全球經濟增長釋放動力,為世界人民共享和平與發(fā)展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