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在說”(七):修憲,中國人叫好就行
海峽之聲網(wǎng) 3月11日訊
應該說,沈春耀和鄭淑娜對人們關心的問題的回答,讓絕大多數(shù)中國民眾對于中央對這次修憲的基本考慮,以及這次修憲對中國發(fā)展進步長遠而重大的意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認識。相信一定能夠進一步凝聚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自從本屆人大要修憲的消息披露后,特別是《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公布后,就引起了海內外廣泛的關注。盡管不是每一個中國的普通百姓都能深刻了解和認識修憲的重大意義,但基于長久以來對中國共產(chǎn)黨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共的信賴和擁護,中國的社會大眾對修憲普遍表示支持和擁護。“今天的中國是一個什么樣的中國,憲法就應該體現(xiàn)今天的中國。”全國人大代表陳云英的這句話,應該說代表了中國老百姓對于修憲樸素卻不乏深刻的認識。
事實上,國際社會對于此次中國修憲也多數(shù)給以正面的表態(tài)。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分析認為,中共修憲“凸顯習近平獲廣泛支持,繼續(xù)推進改革”。美國白宮發(fā)言人薩拉·桑德斯說:“我相信(修憲)那是中國針對怎樣才對自己國家最好而做出的決定!
當然,也有一些西方媒體表現(xiàn)出異乎尋常的關注。它們始終盯著此次修憲中關于增加“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以及關于國家主席、副主席任職規(guī)定等幾處條文的修訂,不斷刨根問底,顯然已經(jīng)超出了一般的報導新聞的熱情。它們的用意不外乎是想通過它們的視角、它們的認知框架,引導中國社會大眾對修憲的認識和態(tài)度符合它們的某種期待。但可以肯定地說,它們的這種期待注定要落空,中國絕大多數(shù)民眾注定會讓它們再一次失望。
北京市民徐振表示,“這次修憲是為國家的長治久安保駕護航,也是當前世界復雜局勢和歷史性機遇下,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重要保障!
這是中國老百姓對修憲的真實態(tài)度。因為,中國老百姓懂得一個樸素的道理——鞋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還因為,中國老百姓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信任遠超過對西方媒體的信任。他們知道,自己現(xiàn)今的幸福生活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自己奮斗得來的,而不是這些西方媒體;也知道中國事要辦好要靠中國人自己,而不是聽別人指指點點。
中國老百姓的態(tài)度不僅不會符合某些西方媒體的期待,相反,還會進一步增強對中國共產(chǎn)黨和自己國家的信心。因為,這些西方媒體的表演會讓中國老百姓更加感到自己的國家確實強大了,有影響了。你想,如果一個貧窮弱小沒有影響的國家的修憲,怎么可能引來外界那么多的關注?
應該說,臺灣媒體對這次修憲也非常關注。它們關注的點除了與西方媒體有些類似外,更為關注的是這次修憲對兩岸關系、臺海局勢會有什么影響。這可以理解,因為在兩岸關系中,大陸是居于主導地位的因素,對島內方方面面的影響都在上升。而且,不可否認,臺灣問題是事關國家主權安全、事關民族感情、事關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復興的重大問題,因此黨和國家始終從民族復興的高度來統(tǒng)籌推進國家統(tǒng)一進程。但如果僅僅將關注點放在對兩岸關系的影響上來看待修憲,來理解大陸,則難免會給人“坐井觀天”的感覺。坦率的說,臺灣問題還沒有重要到大陸事事都圍著它來轉的地步。
或許,臺灣媒體要真正理解并向臺灣民眾正確解讀此次修憲的意義,還需要對大陸多些了解,需要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事業(yè)當中,而不是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