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綻放】新疆:穿越天山南北 有我一份力
央視網(wǎng)消息:不凡的技藝成就不凡的人生,每一個為極致而奮斗的勞動者都值得尊敬。在新疆哈密的天山深處,全長76.5公里的G575公路正在修建,它將連接天山南北的哈密市和巴里坤縣,其中最關鍵的工程就是這條穿越東天山的特長隧道,它長達11.7公里,不僅是新疆在建的最長隧道,也是國內(nèi)目前施工難度最大的工程之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走近東天山隧道的建設者們。
東天山特長隧道的入口處位于天山北側的巴里坤縣奎蘇鎮(zhèn)境內(nèi),天山將新疆哈密地區(qū)分成了山南和山北兩個區(qū)域,現(xiàn)在,兩地主要靠303省道互通。因為碰上下雪,我們的汽車走了三個多小時,才到達工地。
林樹保所在的班組主要負責隧道開挖后的二次加固和定型,雖然干這一行已經(jīng)20多年,他也因此幾乎走遍了整個中國。但是眼下,解決洞內(nèi)涌水成了林樹保壓力最大的事。
東天山隧道上方的山體,覆蓋著茂密的雪嶺云杉,發(fā)達的根系,像微型的水庫,涵養(yǎng)著土壤和水源,加上天山的冰雪融水,使得東天山里有著豐富的水資源,但這也恰恰給隧道的修建帶來了不斷的涌水。而一旦人工解決跟不上,就會影響整體施工進度。因此所有人都沒有固定休息時間,24小時隨時待命。
來自山西的宋海龍,今年29歲,學習機械工程專業(yè)的他2011年大學畢業(yè)后,就成了一名建設工人,在這里,他負責隧道里的機械鑿巖工作。晚上十點半,正在休息的宋海龍和同事接到了進洞指令。在經(jīng)過主管方同意并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我們決定跟隨他們一起進入隧道施工現(xiàn)場。
這個三臂鑿巖臺車,是用來給隧道的山體作業(yè)面打孔,為安裝炸藥及爆破做準備的。由于洞內(nèi)圍巖狀況較差,這段時間每天最多只能掘進3米左右,而如果不把控好開挖尺度,隨時會有塌方的危險。
打完100多個孔,宋海龍已經(jīng)在車上站了3個多小時,雙腿已經(jīng)開始麻木。
適應辛苦的工作和惡劣的環(huán)境是到這兒來的每個人必備的技能。收寄快遞需要來回坐四個多小時的大巴車去哈密市區(qū),想找一個像樣的商店至少也要到30公里外的奎蘇鎮(zhèn)。
董曉燕是工地上少數(shù)的女生之一,26歲的她負責采買物資等后勤工作。丈夫負責575國道公路部分的建設,兩人的工作點只相隔了20多分鐘的車程,但盡管這樣,他們卻曾有著三個月時間沒見上面,最近的一次見面也已是半個多月前的事兒。
這天下午,來隧道入口附近辦事的李志剛,得知董曉燕在附近,特意趕過來看看她,而這次在路基上的短暫相聚只持續(xù)了不到十分鐘。
在東天山山北的這段隧道施工段,一共有350多名工人,他們中大多是80、90后,平均年齡才30多歲,從開始建設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這里堅守了970多個日夜。因為遠離家鄉(xiāng),對家人的思念,變成了視頻通話里的那個舍不得關掉的小窗口,變成了手機里存起來的越來越多的相片,變成了那句到了嘴邊又被咽下的“我想回家”。
575國道通車后,不僅能將哈密至巴里坤縣的車程縮短至少40分鐘,還能將出疆的兩條大通道——京新高速和連霍高速連接起來,成為新疆東部地區(qū)一條最重要的南北交通大動脈,更會成為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部署中絲綢之路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