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評: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生物實驗室為何不敢接受溯源調(diào)查?
中新網(wǎng)北京8月7日電 題: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生物實驗室為何不敢接受溯源調(diào)查?
作者 張國
在國際社會要求美國接受新冠病毒溯源調(diào)查的呼聲愈來愈高之際,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生物實驗室、該校流行病學系和微生物系以及免疫學系教授拉爾夫·巴里克研究團隊的許多疑點展現(xiàn)在世人眼前,成為一個同美國德克里特堡實驗室類似的、繞不開的、須被調(diào)查的對象。
長久以來,作為頂尖實驗室的北卡羅來納大學生物實驗室與冠狀病毒的淵源極深,甚至冠狀病毒研究就是該實驗室的金字招牌。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前,長期研究冠狀病毒的巴里克,是國際上這一學術領域非常知名和權威的人物,他發(fā)明的針對冠狀病毒的基因改造和“病毒功能增益”技術,更讓他的實驗室成了世界上很多研究冠狀病毒的科研人員的合作對象。
更為可怕的是,這種病毒功能增益技術實驗所需的嵌合病毒的方法發(fā)明是巴里克的獨家專利,并受到相關專利法律的保護。換言之,全世界的冠狀病毒基因改造和病毒增強技術,都“離不開”巴里克。
無論是出于倫理的考慮,還是對人類命運的擔憂,民間基本上是談“基因編輯”色變:雖然某些基因編輯會給我們帶來福音,可是基因編輯的未知影響更可能帶來災難。偏偏,巴里克可以依據(jù)病毒的基因片段就培育出活生生的病毒來,還可以通過改造病毒的基因,來探索病毒感染人類的奧秘,從而可以讓人類為應對像非典病毒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征病毒MERS這樣的可怕冠狀病毒,提前做好準備。
身懷利器,殺心自起。擁有了如此“先進”的病毒基因改造能力,那么人們自然就容易推測新冠病毒可能與該實驗室高度關聯(lián)。
冷冰冰的數(shù)字背后,是活生生的生命。截至目前,美國累計確診病例數(shù)、死亡病例數(shù)皆居全球首位,這是美國民眾付出的沉重代價。
毫無疑問,包括美國民眾在內(nèi)的國際社會對該校生物實驗室和巴里克團隊的合理質(zhì)疑理由至少有二:一是其擁有相應的技術;二是該實驗室本身就發(fā)生過多起各類安全事故。
據(jù)公開信息,自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共向美國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NIH)報告了28起涉及轉(zhuǎn)基因生物的實驗室安全事故,其中6起涉及實驗室制造的多種冠狀病毒,而在這6起安全事故中,許多病毒都經(jīng)過了基因改造。
據(jù)美國一家非盈利性新聞網(wǎng)站ProPublica報道稱,該大學拒絕公開披露有關事件的關鍵細節(jié),包括所涉及病毒名稱、事故性質(zhì)以及對公眾構成的風險,這與美國NIH的指導方針背道而馳。
令人驚詫的是,作為一名科學家,巴里克竟不顧科學家的操守,開始迎合美國政客污蔑攻擊中國的政治需求,以一個冠狀病毒權威專家的身份支持起了對武漢病毒所進行調(diào)查。正如外界評論所言,巴里克的“表演”,或許就是為了轉(zhuǎn)移自己身上的壓力。
北卡羅來納大學生物實驗室和巴里克團隊的一系列疑點,讓國際社會得出推論:如果病毒真的來自實驗室,那么北卡羅來納大學生物實驗室和巴里克本人,恐怕才是最可疑、最需要被調(diào)查的對象。
如果北卡羅來納大學生物實驗室和巴里克團隊真的沒有問題,何妨讓世衛(wèi)組織和國際科學界對其進行一次公開、透明、徹底的調(diào)查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