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和見證歷史 中以民間唱響“幸存者之歌”
中新網上海1月27日電 題:回望和見證歷史 中以民間唱響“幸存者之歌”
作者 樊中華
一襲紅綢緩緩落下,一段80多年前2萬余名猶太難民在上海得以庇護安居的歷史再次浮現。
1月27日是“緬懷納粹大屠殺受難者國際紀念日”,清晨,位于上海虹口區(qū)的猶太難民紀念館內,名為《幸存者之歌》的原創(chuàng)大型銅鑄雕塑揭幕。來自以色列等多國駐滬領事機構代表、猶太人后裔以及中外民間友好人士近百人佇立于蒙蒙冬雨之中,一起回望和見證歷史。
這座長2.8米、寬1米、高2.6米的大型雕塑以現實主義題材,浪漫主義表現手法,刻畫了1948年邁克·麥德沃同父母站在甲板上依依不舍揮別上海的永恒瞬間。
雕塑的作者、雕塑家呂旗彰介紹說,其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于加拿大籍華人作家貝拉的同名小說《幸存者之歌》,小說以好萊塢傳奇制片人邁克·麥德沃一家二戰(zhàn)時期在上海的真實生活為原型,講述其父親大衛(wèi)與母親朵拉在上海戀愛結婚,并努力奮斗實現上海夢的故事。
二戰(zhàn)期間,上海接納了23000余名猶太難民,大多聚居在今日猶太難民紀念館所在的虹口區(qū)提籃橋一帶。上海也被稱為猶太難民的“諾亞方舟”和“第二故鄉(xiāng)”。
雕塑為什么要展現邁克一家登上艦船、揮別上海的情景,而不是他們初來上海的一幕?
“揮別上海是小說中的最后一幕,也最為動人。猶太難民在被上海接納,度過了安寧、奮斗的歲月后,成長為一個家庭,也使他們有能力再次起航去迎接另一段新生活。揮別既體現了他們與上海的深情不舍,也意味著,告別是暫時的,曾在戰(zhàn)爭中共患難的兩國人民還會相聚!眳纹煺谜f。
離開上海時,邁克七歲,妹妹兩歲,對邁克一家而言,上海構成了其難以忘懷的“家族記憶”。
“上海是我的根,”邁克以語音進行現場致意,“一切都始于那里,當我是個孩子的時候,每周日的晚上都會去(上海的電影院)看電影。”
“十幾年前,我在洛杉磯認識了邁克90多歲的母親朵拉,每一次見面,她都拉著我的手,反反復復用上海話對我說‘帶我回上海去啊’。她臨終前在半清醒的狀態(tài)下,依然在說‘帶我回上!N覜]有辦法帶她回來,所以我想要通過這樣一個雕塑,將他們一家人都帶回來,讓他們永遠留在上海。”小說《幸存者之歌》的作者貝拉透露,如今邁克·麥德沃正在創(chuàng)作一部關于上海的回憶錄。
“對猶太人來說,我們始終記著上海對我們的重要角色和特殊意義,我們不會忘記那段歷史中中國和上海對我們的庇護,”正值中以建交30周年,以色列駐滬總領館副總領事茉馨(Mor Ben Moshe)表示,上海今天仍在對全球作出著重要貢獻,“我們不僅要銘記歷史,也要帶著記憶攜手前行!
73歲的猶太人后裔莎拉·伊馬斯(Sara Imas)說一口流利的上海話:“我從小住在虹口,周圍一起生活的猶太人都特別感謝中國這塊和平的土地,給了他們生存的機會。我在以色列生活過13年,又回到了中國,現在是一個兒童書作家,我想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中以文化進行交流,繼續(xù)呼吁世界和平,借此來回報感恩這個曾經幫助過我們的民族!
“中國當時對猶太難民的同情和理解不僅是官方的,更是來自于民間的,這種深厚的友情、那段難忘的歲月客觀上會成為中以兩國人民加強交流與合作的基礎!比A中師范大學教授朱志榮說。
據悉,《幸存者之歌》雕塑計劃在虹口區(qū)白馬咖啡館門前永久展示。白馬咖啡館原是一位名為魯道夫·莫斯伯格的猶太人在1939年所開,為當時猶太難民日常聚集的場所之一,2015年初由虹口區(qū)政府進行了一比一復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