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假期消費熱看中國經濟韌性密碼,美智庫專家這么說
美國智庫印中美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丹·斯泰恩博克4月28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同春節(jié)等節(jié)假日一樣,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將展現中國經濟韌性。應對關稅沖擊,抓住“五一”假期提振消費可謂至關重要。
漫畫作者:中國日報 馬雪晶
中國經濟韌性足以抵御關稅沖擊
文章指出,盡管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國關稅戰(zhàn)的影響,中國經濟仍延續(xù)回升向好態(tài)勢。相較之下,美國的經濟狀況反倒是越來越令人擔憂。
202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增長5.0%,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長5.4%,增速較三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在美國挑起新一輪關稅戰(zhàn)之前,中國經濟已經呈現出越來越多的企穩(wěn)跡象。有鑒于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調了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盡管面臨巨大的外部阻力,中國政府仍然將2025年的GDP預期目標定在5%左右,彰顯了對憑借十足的經濟韌性抵消關稅戰(zhàn)影響的信心。與此同時,中國今年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并明確了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的目標。
一言以蔽之,擴大內需不再是一項周期性舉措,也不僅僅是應對經濟周期的政策工具。它反映了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轉型,即從依賴出口和投資轉向消費和創(chuàng)新。
2024年,消費支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45%,超過了投資和出口。當前,中國正致力于通過增加居民收入和減輕經濟負擔來提升消費能力。因此,2025年的主要預期目標包括城鎮(zhèn)調查失業(yè)率5.5%左右,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1200萬人以上,這對于以穩(wěn)定增長的工資收入和平穩(wěn)發(fā)展的房地產市場為前提的消費復蘇至關重要。同樣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舉措同提振消費的行動方案相輔相成。
這些行動正在取得進展。今年第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5.4%,經濟回暖跡象十分明顯。在內需和外需的共同推動下,一季度,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6.5%,民營企業(yè)進出口增長5.8%。
此外,公共預算支出繼續(xù)推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尤其是在汽車和設備制造行業(yè)。房地產市場收縮幅度持續(xù)收窄,開發(fā)商正在努力推進樓盤竣工交付。流動性顯著改善足以表明,中國家庭的消費意愿增強,企業(yè)也在加大投資力度。
與此同時,技術創(chuàng)新和新興產業(yè)對于維持不斷增長的需求至關重要。有鑒于此,中國正在加快培育發(fā)展新質生產力,尤其是推動人工智能快速發(fā)展。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政府致力于培育壯大未來產業(yè),包括具身智能、6G、量子技術和生物制造等。中國自主研發(fā)的開源大模型DeepSeek在沒有獲得巨額補貼的情況下迅速崛起,彰顯了實力對比的快速變化。2024年,中國的TikTok、CapCut和Temu等平臺已躋身全球十大熱門應用之列。
美國險惡圖謀損害世界利益
文章進一步表示,中國經濟在過去幾個季度持續(xù)增長,這足以表明在中國政府的推動下,顛覆性創(chuàng)新與有效需求正在形成良性循環(huán)。而這正是美國政府妄圖通過關稅戰(zhàn)去破壞的局面。美國政府對部分中國產品加征高達245%的進口關稅,意在擾亂、破壞和逆轉中國經濟回暖勢頭。
眾所周知,美國政府實施的“對等關稅”是單方面的、有缺陷的,甚至存在計算錯誤。
根據IMF公布的最新數據,美國挑起關稅戰(zhàn)或將導致自身經濟增速放緩至1.8%,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更是達到40%。歐洲最大的幾個經濟體和日本將遭受更大沖擊,經濟增速幾乎減半。全球經濟增速可能降至2.8%,這對“全球南方”最脆弱的經濟體尤為不利。
遺憾的是,美國政府仍在計劃利用關稅談判向合作伙伴施壓,限制它們與中國的貿易往來。若美國的陰謀得逞,或將對已經陷入困境的世界經濟造成致命打擊。
。ㄓ⑽脑目l(fā)于《中國日報》智享匯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