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秋,一個星期六的清晨,山西省平遙縣人彭令在南京朝天宮古玩市場一個地攤上,購得一冊破爛的舊寫本,封面題著《記事珠》3字。內(nèi)中字跡漂亮,文字有涉及金石書畫的內(nèi)容。誰也沒想到,沈復的《(〈浮生六記〉卷五)冊封琉球國記略(〈海國記〉)》佚文就在其中。
圖為《海國記》佚文手稿
沈復的《浮生六記》屬于清代中期的作品,過去《中國文學史》、《清代文學史》都提到過這本書,所以,《(〈浮生六記〉卷五)冊封琉球國記略(〈海國記〉)》的發(fā)現(xiàn),是文學史、史料學上的重大成果,是一件很有歷史與現(xiàn)實意義的事情。人民文學出版社于2010年4月出版了新的《浮生六記》,增補了收藏家彭令發(fā)現(xiàn)的第五記,我認為人民文學出版社是有貢獻的。
《海國記》中,沈復記述了他與嘉慶十三年閏五月至八月隨正使齊鯤出使琉球冊封國王的過程及見聞。其中有一段重要的文字:
“至十一日,始出五虎門,向東一望,蒼茫無際,海水作蔥綠色,漸遠漸藍。十一日(按:應為十二日)過淡水。十三日辰刻,見釣魚臺,形如筆架。遙祭黑水溝,遂叩禱于天后。忽見白燕大如鷗,繞檣而飛。是日轉(zhuǎn)風。十四日早,隱隱見姑米山,入琉球界矣。十五日午刻,遙見遠山一帶,如虬形,古名琉虬,以形似也。”
《海國記》提到我國釣魚島的主權(quán)問題,是我國對釣魚島擁有主權(quán)的一個新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