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推遲4個月之久的中歐領導人峰會在北京落幕。其背景是,作為當前世界經濟中最主要的系統性風險之一,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近日呈現出喜憂參半的前景:12日,希臘議會通過了全新的財政緊縮法案,可第二天,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仍然下調歐洲多國信用評級。在此情況下,歐債問題和雙方經濟合作成為廣泛關注的焦點。那么,中歐領導人此次會晤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
公報有亮點:兩個首次
在峰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代表中國政府表示,中國已做好了加大參與解決歐債問題力度的準備。這無疑是迄今為止,中國政府對此問題的最積極表態(tài)。此種積極態(tài)度在雙方會晤后發(fā)布的聯合新聞公報中也有體現:“雙方表示將積極看待并支持彼此發(fā)展。中方重申將繼續(xù)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
公報中還提出,“雙方決心將中歐合作打造成21世紀國際合作的典范”。在去年5月中歐一系列頻繁互動中,雙方曾提出類似的共識,但以文字形式寫入公報,還是頭一次。中歐沒有根本利益沖突,相反,還在建立多級世界等目標上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完全有條件建立“典范”式的合作。
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 表示,這種表述體現了中歐雙方加強經濟合作的意愿,而歐盟委員會在歐洲經濟事務上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雙方此種意向對于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擴大中國對歐投資等具有積極意義。他還注意到,公報稱“雙方領導人強調迅速全面解決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具有特殊重要意義”,這也是中歐峰會頭一次將該問題寫入文件,顯示歐盟今后將會把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放在優(yōu)先的政策位置。
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前會長、前駐德國大使梅兆榮則指出,這為中歐未來合作明確了努力的方向,其具體含義會在今后的合作實踐中得到豐富。但具體合作過程中,需要注意這樣一個事實,即中歐之間其實存在兩個層面的合作,一個是和歐盟委員會,一個是與歐盟成員國,這就帶來合作的復雜性;而且歐盟還不是一個國家實體,不像與成員國的雙邊關系那樣相對容易處理,如何協調好這兩個合作層面的關系對雙方來說是一大挑戰(zhàn)。
戰(zhàn)略契合點:能源合作
梅兆榮表示,本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敏銳地捕捉到中國的“十二五”規(guī)劃和“歐洲2020戰(zhàn)略”的契合點,凸顯了雙方對由此帶來的機遇的珍惜,這非常鮮明地表現在能源合作上。
在能源合作領域,雙方決定今年6月舉行中歐高層能源會議,屆時將就能源安全、能源科技以及中歐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與規(guī)劃進行深入交流,確定未來雙方務實合作的方向和重點領域。據悉,能源合作其實已成為中歐雙方最為活躍、最具潛力的合作領域之一,中國與法國在核電、與德國在光伏發(fā)電、與丹麥在風電、與英國在石油勘探開發(fā)等方面已開展多項務實合作。
梅兆榮認為,未來在綠色新能源方面,中歐之間的合作尤具互補性。歐洲具備技術優(yōu)勢,中國則發(fā)展勢頭強勁,市場需求大,像風能這樣的可再生能源,中歐雙方便分享了市場和技術。中歐此前也舉行過數次能源對話,而高層能源會議則是對雙方領導人共識的具體落實,這意味著雙方的能源合作層次得到進一步提升。
徐明棋表示,中歐能源合作一直在談,尤其是在清潔能源領域合作。原先歐盟相關企業(yè)對于技術轉讓的要價太高,不利于雙方合作,現在歐盟認識到中國節(jié)能減排的決心,認識到了這一廣闊市場的前景,準備擴大對華技術合作的力度。
除了能源合作,本次會晤在深化人文交流、信息技術合作等其他領域也頗多新意。比如雙方同意建立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成立中歐網絡工作小組,今年還將舉辦首屆中歐市長論壇以推進城鎮(zhèn)化伙伴關系建設。(王少喆 廖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