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wǎng)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jīng)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fā)布會 | 新聞人物

8年往返逾百次 日本專家筑橋中日科研合作

時間:2012-02-15 13:48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要是按照科研成果評獎,我肯定不會獲獎,我在艾滋病防治領域還沒有任何建樹”。14日剛剛獲得2011年度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的巖本愛吉謙虛地對中新社記者表示。

  巖本愛吉是日本著名的傳染性疾病與病毒學專家,并直接促成了中日兩國在該領域的合作。他的獲獎是對其8年間為中日科研合作所做努力的肯定。但他謙虛的認為,“我只不過起到了一個橋梁的作用,讓中日兩國的科學家能夠合作、共享。”

  巖本教授與中國的結緣還要從2003年說起。那一年正是非典型性肺炎(SARS)在亞洲爆發(fā)的一年,中國的非典疫情一度十分嚴重。作為傳染病領域的專家,巖本教授深感必須要加強與中國在該領域的合作,共同防治傳染病。

  他的這一想法得到了中國方面的積極響應。經(jīng)過一系列磋商,中國科學院和日本東京大學于2005年正式簽署開展合作與交流協(xié)議。在巖本教授的努力下,雙方于2006年成立了分子免疫學與分子微生物學聯(lián)合實驗室和中日結構病毒學與免疫學聯(lián)合實驗室。同年,這兩個聯(lián)合實驗室被正式批準為中日兩國政府間合作項目。

  目前,雙方的合作已經(jīng)進入第二個五年的合作期。巖本教授表示,第二個合作期的主要任務就是將現(xiàn)有的兩個實驗室做大做強。巖本教授希望兩個實驗室能夠在分子免疫學與分子微生物學領域內(nèi)擴大影響力,繼續(xù)加強與國際的交流。

  已年過花甲的巖本教授現(xiàn)任東京大學醫(yī)科學研究所亞洲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也是一名醫(yī)生,同時還是中日傳染病合作研究項目日方的總負責人。他不僅要上課、門診、搞科研、還要負責合作項目的相關事宜。

  但即便身兼數(shù)職,巖本教授還是保持年輕人一樣飽滿的精神。他說,“我太太經(jīng)常提醒我,人上了年紀要注意少吃飯,少喝酒,工作不能太勞累?墒俏乙坏﹣砹伺d致,就把她的叮囑忘了。我有時會為了等一個實驗結果整晚不睡。”

  在巖本教授眼里,“興趣”是科學研究的不竭動力。他對DNA結構十分感興趣,他說:“DNA不過就是一個簡單的雙螺旋結構,但是不同的組合和不同的位置竟然能演變出不同的基因。一種微小的改變可能會給人體帶來巨大的變化,這難道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兒嗎?”

  無論工作再忙,巖本教授都會保證每月來中國一次。2005年至今,他往返于北京和東京的次數(shù)已經(jīng)超過一百次。他說,“我既不會放棄科研,也不會放棄坐診。做醫(yī)生是我的理想,我的科研也是為我的臨床治病服務的。如果不與病人面對面的溝通,我會很不踏實”。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wǎng)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