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9月24日報道:日本與中國在邦交35周年之際,兩國摸索建立新型關系(記者佐藤賢發(fā)自北京)
日本和中國將于29日迎來邦交正常化35周年。2006年日中貿易額超過日美,歷經35年的發(fā)展,兩國相互依賴關系日益加深。另一方面,兩國相對實力發(fā)生了變化,日本利用政府開發(fā)援助(ODA)支援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時代已經結束。兩國通過政策協調,開始了摸索新型關系的時代。
日本和中國(不含香港)兩國2006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25.42萬億日元,超過了日美25.16萬億日元的貿易額。投資中國的日本企業(yè)截至2005年底已達35124家,給中國創(chuàng)造了920萬人的就業(yè)機會。
此外,在人員交流上兩國也比較活躍。上世紀70年代初,日中之間往來人數每年僅有幾千人,到2006年,這個數字已達到473萬人,而且主要以商務往來為主。另外,由中國領導人主導的以構建未來兩國關系為目標的青少年交流項目也十分引人注目。
目前,以日中邦交正;35周年為主題的紀念和慶祝氣氛空前高漲。15日,在北京的繁華街道上展出了阿波舞和秋田竿燈等日本傳統(tǒng)祭祀活動,笛子和大鼓的聲音響徹云霄。那天,警察嚴密的戒備架勢也非常搶眼,估計是為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混亂給日中關系潑冷水。從這里也可以窺出中國政府所持的立場。
但是,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步入大國行列,圍繞東海油氣田開發(fā)問題和中國軍備增強等問題,日中間的摩擦日漸明顯。日本決定從2008年開始停止向中國提供新的有償資金合作,這一決定象征著兩國關系的變化。
雖然兩國的競爭關系日益明顯,但已經歷過食品安全問題等經濟增長負面效應的日本,還可以在很多領域向中國提供政策幫助。此外,在應對全球變暖、構建東亞共同體等國際性課題上,日中兩國的合作也必不可少。日中兩國已經進入了摸索新型互惠關系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