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福州3月29日電(嚴利人 嚴崢)一年好景在清明,閩臺民俗卷薄餅。在閩南、臺灣和粵東地區(qū),千家萬戶歷來有在清明期間卷薄餅的習俗,一家人掃墓后要聚在一起卷薄餅吃。如今,制作精細、四時咸宜的薄餅,成為這一帶的傳統(tǒng)風味小吃。
清明卷食薄餅的由來有不同的傳說。較為流行的一種說法是:明嘉靖年間,同安縣人李春芳的孫女嫁給金門人蔡復一。蔡公務繁忙,夫人將魚、蝦、豬肉切丁,與香菇、冬筍、胡蘿卜、豆干絲等拌炒煮熟,用面粉制皮,卷起這些餡料,讓蔡公邊辦公邊當飯吃,方便又可口。因為餅是老婆做的,人們叫“婆餅”。幾經(jīng)改制,婆餅之皮由厚而薄,諧音雅化為“薄餅”。
薄餅分皮、餡兩部分。皮是用面粉拌水攪成黏糊狀,在加熱的平底鍋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紙。餡分咸、甜兩種,由蛋、肉、肝類、臘味、香菇及豆芽、韭菜、筍絲等熟料混合成的為咸餡;用炒熟的花生米碾碎加糖、蔥等為甜餡。用薄餅皮將餡卷成筒狀,再在薄餅表皮上蘸抹上可口的醬料即可食用,吃起來噴噴香。
薄餅亦稱餑餅、春餅、春卷、潤餅。據(jù)史料記載,漳州地區(qū)的《清明節(jié)竹枝詞》云:“三月三日天氣長,祖祠祭罷共稱觴。豆芽蔥韭兼春筍,好卷新煎麥餅香。”清咸豐年間臺灣詩人陳維英《清明竹枝詞》云:“清明習俗本相同,祭祖由來是古風。春餅幾家憑應節(jié),紙鳶偶或幌高空”。連橫的《臺灣通史》卷二十三《風俗志·歲時》篇曰:“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人謂之三日節(jié),祀祖祭墓。而泉人以清明祭墓謂之嘗。嘗,春祭也。祭之餑餅,治牲醴,掛紙錢,歸乃食之。餑餅以曲為衣,內(nèi)裹蔬肉,炸油者謂之春餅!笨梢,閩南與臺灣兩地清明卷食薄餅的風俗是相同的。
[ 責任編輯:陽艷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