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危朝安走訪臺灣中南部 探農情詢合作盼多贏(圖)

2010年05月25日 09:55 來源: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5月24日,海峽兩岸農業(yè)交流協(xié)會名譽會長危朝安結束為期6天的臺灣“鄉(xiāng)村之旅”,搭機自高雄小港機場離臺,他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此次走訪臺灣北、中、南,探農情、詢合作、盼多贏,收獲良多。圖為危朝安(右)探訪高雄縣美濃鎮(zhèn)一家“美農米”碾米廠。 中新社發(fā) 董會峰 攝

 

  5月22日下午,首度以海峽兩岸農業(yè)交流協(xié)會名譽會長身份訪臺的危朝安一行,驅車來到以種植芒果著稱的臺南縣南化鄉(xiāng),繼續(xù)“鄉(xiāng)村之旅”。圖為危朝安(左)在該鄉(xiāng)北寮村果農蔡炳男家中做客,雙方交談甚歡。 中新社發(fā) 董會峰 攝

  結束為期6天的臺灣“鄉(xiāng)村之旅”,海峽兩岸農業(yè)交流協(xié)會名譽會長危朝安24日下午搭機自高雄小港機場離臺。

  危朝安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此次走訪臺灣北、中、南,探農情、詢合作、盼多贏,收獲良多。

  他說,通過實地考察、廣泛接觸,更進一步了解到臺灣農民兄弟的關切,體認到兩岸農業(yè)互補性強,只要加強交流與合作,就一定能創(chuàng)造多贏,惠及兩岸廣大農民、果農、漁民及農業(yè)企業(yè)。

  19日起,危朝安一行6人馬不停蹄、風雨兼程,與臺北、臺中、嘉義同業(yè)交流,并實地走訪了南投縣鹿谷、臺南縣南化、高雄縣美濃等臺灣農業(yè)名鄉(xiāng)名鎮(zhèn)。

  自言“我就是一個農民”的危朝安說,這是他第一次到臺灣來,所到之處,受到臺灣農漁民朋友的熱情歡迎,令他很感動,也深有感觸。

  21日,在以洞頂烏龍茶著稱的南投縣鹿谷鄉(xiāng),危朝安走進一處茶園,俯身摘一枚“一心二葉”的嫩綠茶芯,放進口中咀嚼,連贊“清香”。他說,首屆兩岸鄉(xiāng)村座談去年在滬舉行,兩岸60個鄉(xiāng)鎮(zhèn)結成30個對子;鹿谷鄉(xiāng)與福建漳平永福鎮(zhèn)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對,他特意來此訪視。鹿谷鄉(xiāng)農會理事長陳文益、“美國茶葉”主人劉志成、赴閩發(fā)展的第三代制茶人張梓平等人均表示,兩岸交流互惠互利,因為氣候、土壤等差異,并不擔心技術流失,反而可共拓世界市場。

  22日,在盛產水果的臺南縣南化鄉(xiāng),危朝安先后走入芒果園、探訪普通農家、與果農代表座談。他說,近年來,大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惠及臺胞的措施,推動臺灣水果銷往大陸市場,已取得良效;臺灣水果登陸的品種越來越多,知名度越來越高,規(guī)模越來越大,前景也越來越好。宏聯果農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曾永長說,大陸不斷釋出善意,水果登陸已很順暢,他期望能進一步找到適合的通路,早日實現“宅配”。

  23日,在高雄縣,危朝安與臺灣省農會、農友種苗公司、梓官區(qū)漁會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并專程與“八八水災”中受災較重的六龜鄉(xiāng)、山林鄉(xiāng)、甲仙地區(qū)、美濃鎮(zhèn)農會及農民代表座談。他高度評價天災面前兩岸同胞所表現出來的濃濃情懷和博大關愛,表示將進一步完善惠及臺灣農業(yè)、農民的政策措施,透露大陸新批4省設立5家臺灣農民創(chuàng)業(yè)園。他還冒雨走訪一家“美農米”碾米廠,與當地一位“最大農民”交流,不時流露出行家本色。

  高雄縣農會總干事蕭漢俊、臺灣前“農委會”主委孫明賢、農友種苗公司董事長陳龍木等人表示,大陸惠臺措施實實在在、充滿誠意。兩岸農業(yè)交流已有良好基礎,本著“技術互惠、產業(yè)互利、貿易互補”的原則,尊重買方市場,就不用擔心所謂的沖擊。

  危朝安訪臺期間,海峽兩岸農業(yè)交流協(xié)會還與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簽署2010年合作備忘錄,相約年內合辦“第二屆兩岸鄉(xiāng)村座談”。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