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評論:中華兒女都有資格質問臺北故宮

2022-11-01 10:02:00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字號

  社評:中華兒女都有資格質問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博物院三件珍貴文物破損的事瞞不住了,在兩岸引起公憤。兩岸民眾乃至海內外中華兒女不僅對受損文物感到痛惜,更對當前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管理層保護近70萬件文物的態(tài)度、能力以及動機產生懷疑。

  三件國寶中最晚受損的一件也要追溯到今年5月份,但直到前幾天此事被臺灣輿論曝光,臺北故宮方面才扭扭捏捏出來做了個草草說明。很難不讓人懷疑,若輿論沒有曝光,這件事是不是就被臺北故宮神不知鬼不覺地瞞過去了?在沒有被輿論注意到的地方,臺北故宮館藏國寶是不是遭遇了更多“燈下黑”?

  種種跡象表明,這樣的事之所以在近兩年接二連三地發(fā)生,絕非偶然,其背后的根源在于,民進黨當局在臺灣推動“去中國化”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島內的文物保護和管理,這是需要我們高度警惕并堅決反對的。

  眾所周知,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非同一般,它是屬于全體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中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見證與傳承,更因為經歷了抗戰(zhàn)時期的顛沛流離、內戰(zhàn)的分離苦痛,從而承載著更特殊、更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民族意義,成為兩岸切不斷的文化血脈和歷史紐帶。

  然而,如今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管理層在淡化、回避這些方面花費的心思,要大于他們在文物保護和管理方面投入的精力,這才導致珍貴文物破損的事情接連發(fā)生。要知道,這批國寶當年在日軍炮火中輾轉大半個中國,行程上萬里,護送人員九死一生,國寶一件都沒有丟失,也幾乎沒有損壞,怎么今天就損壞了?這批國寶遷到臺灣70多年,經歷三次大的清點也沒有損壞,怎么今天就損壞了?盡管臺北故宮院長吳密察有這樣那樣的說法,但外界有理由質疑的是,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倒行逆施,是導致國寶損壞的根本原因。

  民進黨當局選擇吳密察當臺北故宮院長,當然不是因為他的專業(yè)水平有多高,責任心有多強,而是他的“綠”顏色。吳密察對此心領神會,上任后配合民進黨當局搞出不少事“去中國化”。這些政治性的操弄都是將臺北故宮的珍貴文物當成利用的政治資源,消磨和損害了臺北故宮在文物保護和管理上的專業(yè)能力和敬畏之心。

  14億中國人以及更大范圍的全球華人,都有資格向臺北故宮及民進黨當局發(fā)出質問,要求他們做出解釋和保證。如果他們沒能力保護好,那就應該把這些文化瑰寶交給更有專業(yè)能力和態(tài)度的人來負責保管。之前,民進黨當局曾被爆從故宮國寶中挑選9萬件最昂貴的轉移至美日,雖然民進黨方面對此矢口否認,但受其操縱的臺北故宮方面有意識地矮化、邊緣化中國文化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民進黨上臺之前,兩岸故宮文化交流頻繁,兩岸故宮院長互訪,多次聯(lián)合舉辦文物展覽。臺北故宮也是大陸赴臺游客的打卡地,最高紀錄是一年幾百萬大陸民眾參觀。2011年6月1日,在兩岸有識之士的共同推動下,被分開數百年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和“無用師卷”在臺北實現(xiàn)合璧展出,成為兩岸文化交流極具象征意義的一幕。

  當民進黨搞分裂行徑時,珍貴文物成了犧牲品。此前就已出過拿“翠玉白菜”替自己人助選的事,這次三件珍貴文物破損,如果任其發(fā)展下去,將會有更嚴重的后果。從根本上解除國寶的危機,只有結束兩岸的分離狀態(tài)。祖國統(tǒng)一,國寶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文物才能更好發(fā)揮其傳承中華民族文明血脈的作用。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