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保護文化遺產 彰顯國家尊嚴——訪肯尼亞國家遺產與文化部常務秘書雅各布·米亞龍
新華網內羅畢7月10日電(記者 王雅楠 王璐)有“東非十字架”之稱的地理位置以及不平凡的發(fā)展歷史,使肯尼亞成為融合斯瓦希里文化、西方文化、伊斯蘭文化及印度文化的多元文化國家,42個土著部族至今在此和諧共生。
“肯尼亞多彩的傳統文化及文化遺產已成為它亙古不變的國家名片,保護本國文化遺產就是對國家尊嚴的崇尚和提升”,肯尼亞國家遺產與文化部常務秘書雅各布·米亞龍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肯尼亞是人類發(fā)祥地之一,境內擁有多處早期人類活動遺跡。自公元7世紀起,隨著阿拉伯人的遷入,外來文化和當地習俗相融合,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斯瓦希里文化。1920年,肯被劃為英國殖民地,歐洲文化影響不斷擴大。1963年肯尼亞獲得獨立后,肯政府開始發(fā)展自己獨具特色的多元文化事業(yè)。
米亞龍說,自古以來,肯尼亞多部族人民已沿襲下團結、平等、友好、包容的文化傳統,各部族人民互為兄弟姐妹,尊重彼此文化及生活習慣,至今很多部族都保留著古老的婚喪嫁娶及成人禮儀式。他認為,對祖先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有助于產生和推進更為先進的現代文明,有助于維護健康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同時也有助于實現長期的政治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