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鵬:繼續(xù)采取有效措施穩(wěn)定股市預期

2012-08-06 11:03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范樂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發(fā)展面臨一些暫時困難,投資信心受到較大抑制。我國股市現狀不僅與經濟基本面相背離,與我國的發(fā)展中大國地位不相符合,也與其他國家股市的表現相逆。為此,需要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穩(wěn)定投資者預期,提振投資者信心。

  第一, 要繼續(xù)穩(wěn)定宏觀經濟預期,解決好速度和效益的平衡問題。

  我國經濟形勢究竟如何,這并非一個單純的學術問題。無論對2008年四季度開始啟動的4萬億投資計劃,還是對國有控股企業(yè)和大型銀行的利潤情況,都一直有質疑的聲音。而有關中國經濟因投資拉動難以持續(xù)而無法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增長,甚至將一路下滑的說法,也屢見不鮮。這些說法未必沒有丁點的道理,但其邏輯卻十分粗糙,結論也過于武斷。把實際情況告訴公眾,對一些似是而非的“街角評論”、“微博評論”予以澄清,十分必要。

  7月31日舉行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給出判斷,認為“上半年經濟社會發(fā)展總的形勢是好的”,7.8%的增長速度符合預期,“經濟增速保持在預期范圍之內”。中央還認為,通過及時加強預調微調,5月份、6月份經濟增長已經呈現出緩中趨穩(wěn)態(tài)勢。

  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7月PMI數據印證了中央的判斷。當月PMI為50.1%,較6月下降0.1個百分點。雖屬連續(xù)3個月下跌,但維持在擴張區(qū)間。一般來說,7月是制造業(yè)生產的淡季,PMI往年跌幅均值為1.1個百分點;而今年7月PMI僅下跌0.1個百分點,跌幅明顯縮小,可謂淡季不淡,顯示制造業(yè)擴張動力在“穩(wěn)增長”的政策推動下出現企穩(wěn)跡象。

  又比如備受關注的社保資金問題,有的研究機構曾渲染有巨大缺口,幾欲引起人心惶惶。但國家審計署8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18項社會保障資金共計收入28,402.05億元,支出21,100.17億元,年末累計結余31,118.59億元,比2005年增長435.24%,并無支付之憂。

  可以說,我國經濟面對復雜的內外形勢,應對起來確實困難重重,但我們不僅應對得了,而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這也不斷檢驗和夯實了我們的體制優(yōu)勢。我們現在說形勢并未“明顯惡化”,不是自我安慰,而是基于扎扎實實的工作。我們過去沒有忽視,現在沒有忽視,今后也不會忽視本國經濟的弊端,會繼續(xù)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問題,會更加注重發(fā)展速度和效益的平衡問題。但我們同時要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保持自己的優(yōu)勢,維護好改革發(fā)展的自信,不可自亂陣腳。

  第二,要繼續(xù)穩(wěn)定政策預期,努力把政策的制定、執(zhí)行與公眾的預期統一起來。

  中央反復強調,要保持政策的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并針對實際情況做好預調、微調。這既是指財政、貨幣等宏觀政策的基調,也應當包含對經濟形勢的總體把握,對經濟增長所需政策手段和力度的把握。

  最近有一種聲音,認為凱恩斯主義在中國被濫用了,今后應該徹底與之劃清界線。他們的具體建議是,政府不要再關注和引導投資,不要再出臺有關涉及投資的政策。對這種建議要警惕。中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和“轉軌國家”,正在穩(wěn)步推進城市化進程,產業(yè)升級的任務很艱巨,政府對這一進程放任不管是不可思議的。

  在全球范圍看,中國的發(fā)展有諸多與他國發(fā)展一樣的共性問題,也有很多與他國發(fā)展不一樣的個性問題。

  筆者認為,沒有任何一個藥方可以拿到中國“一用就靈”,所以,把凱恩斯主義批得體無完膚,并不等于對中國經濟決策的幫助。我們的“主義”從來也不是依靠“移植凱恩斯主義”的。

  在投資問題上,中央領導表示,“引導貨幣信貸平穩(wěn)適度增長,優(yōu)化信貸結構”;“堅持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調整結構的重要著力點,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筆者認為,“著力擴大有效投資”是畫龍點睛之筆,無論是信貸投資、民間直接投資,還是通過資本市場進行的投資,都應堅持效益標準。我們不能盲目地說投資多少合適,而是要看短中長效益如何。

  關于房地產調控政策,中央也再次表示,“堅定不移地貫徹執(zhí)行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切實防止房價反彈,增加普通商品房特別是中小套型住房供應,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滿足居民合理的自住性住房需求”。這一表述,進一步明確了抑制投機炒作,保障合理自住需求的總方針。筆者認為,房地產政策預期幾經夯實,應該越加穩(wěn)定了,即調控的目的、目標清晰,不是不要房地產,而是要健康穩(wěn)定的房地產。由此,所謂“更嚴厲”一類的情緒化提法就顯得十分蒼白。

  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各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的大國,如果政策搖擺多變、表述含混,則不利于穩(wěn)定公眾預期,會傷害改革進程。對這樣的情況,必須采取措施加以避免。

  第三, 要抓緊做幾件實事,穩(wěn)定資本市場預期。

  自年初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提振股市信心”之后,公眾期待很大。管理層也推出了諸如鼓勵上市公司分紅、完善退市制度、抑制新股發(fā)行價格、打擊內幕交易等措施,投資者總體上也是歡迎的。

  但是,萬事皆可能有疏漏;如果不經過充分的調查研究,不加以反復的論證,有些疏漏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比如國際板問題?v觀國際政經形勢,設置國際板既不迫切不緊急,也不符合國際規(guī)范和市場化潮流?芍^不得民心。

  面對投資者和社會各界的期待,維護“三公”原則是天大的事。這既包括對規(guī)則的制定、執(zhí)行、監(jiān)督,也包括對市場的評價。身處新興加轉軌的市場,監(jiān)管層“對市場進行審慎評價”是躲不開的。所謂“不以指數論英雄”的說法毫無價值。

  令人高興的是,7月31日,證監(jiān)會對股市持續(xù)低迷表態(tài)了,有關負責人說,“雖然說股市下跌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和企業(yè)盈利預期下降的趨勢,但有些反應過頭,在悲觀情緒的支配下,A股市場存在恐慌性下跌”;“面對市場的大漲大跌,投資者應該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要盲目跟風,以免造成巨額損失”。

  隨后,證監(jiān)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呼吁上市公司特別是“破凈”又有增長潛力的公司,有義務回購股票。8月2日,證監(jiān)會宣布再次大幅降低A股交易手續(xù)費、過戶費和期貨交易手續(xù)費,調整后的收費標準將從9月1日起實施。8月5日,證監(jiān)會就《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擬為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打開閘門。這些積極做法值得充分肯定,希望政策效應逐步發(fā)酵。

  當前的中國股市,需要正面打氣,所謂“鉆石底不成立”、“指數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多數是包裝上市”、“中國上市公司喪失了成長性”等不負責任的說法,應當受到譴責。世界上很少有哪個國家對自己的資本市場可以如此貶損。

  筆者呼吁,進一步加強對中國資本市場輿論的必要的引導,強化資本市場服務國家經濟、服務國家整體實力的社會共識。只有獲得了理性、自信的資本文化的支持,中國資本市場才有可能加快走向強大的步法!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tài)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