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話語解釋自己和世界

時間:2015-05-11 11:38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新文化運動”肇始于100年前。當時一些學人思哲,面對西方強勢物質文明,覺得中國“事事不如人”。他們從思想文化上找原因,認為要實現(xiàn)“救國救民”,就要用西方的“科學和民主”等學術話語和價值觀念,改造中國的舊思想舊觀念,推動中國走上現(xiàn)代化道路。

  “新文化運動”并非那個時期唯一的文化思潮。事實上,以吳宓為代表的“學衡派”,以章太炎為代表的“國故派”,以梁啟超為代表的“東方文化派”,以梁漱溟、熊十力等人為代表的“現(xiàn)代新儒家”等諸思想文化流派,都對中國文化采取了“了解之同情”或“溫情與敬意”的態(tài)度和做法,進而形成了一股強勁的“文化保守主義思潮”。他們試圖用西方學術話語和價值觀念重新闡釋中國文化,亦即試圖采用“漢話西說”或“以西解中”的方式,重新賦予中國文化新的生命力。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兩種思潮都為推動中國人正視西方現(xiàn)代文明,反思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新的視角。但是“新文化運動”斷定“中國/西方”非此即彼、截然對立的思維方式,以及兩種思潮皆預設“中劣西優(yōu)”“中壞西好”的價值性判斷,以現(xiàn)在的眼光看,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

  “自由”“民主”等概念,發(fā)端于西方文明歷史源流,其內(nèi)涵、外延與西方近現(xiàn)代化進程同步發(fā)展,經(jīng)過反復思辨和揚棄,內(nèi)容已變得非常復雜多面。而當代一些中國學人將這些復雜多面的概念,簡單照搬以套用中國的歷史和現(xiàn)實,而對源自中國自身歷史傳統(tǒng)的一些話語,如“仁政”“大同”卻不加深入思索、闡釋和發(fā)展,無疑是一種精神懶惰。

  中國不少學人仍抱持“啟蒙”心態(tài),拜倒在西方學術話語和價值觀念之下,繼續(xù)沿用“漢話西說”或“以西解中”的老思路,鸚鵡學舌,成為西方文化的“留聲機”或“二道販子”。無論是“啟蒙”心態(tài)還是“漢話西說”或“以西解中”,都無法化解西方文明挑戰(zhàn),也無法實現(xiàn)中華文明復興。相反,只有堅定立足并深入挖掘中國傳統(tǒng)學術話語和價值觀念,真正做到“以中解中”,才能以自主、平等心態(tài)參與世界多元文明對話。

  歷史上,中華文明成功化解外來佛教挑戰(zhàn)的案例,給“漢話漢說”或“以中解中”提供了寶貴經(jīng)驗。自東漢至宋代近千年時間里,無論是佛教高僧還是儒學大家,多以“格義”方式,即用中國傳統(tǒng)學術話語和價值觀念重新闡釋佛教,最終一方面促使佛教逐步本土化,另一方面催生了融會佛教思想的理學,學界稱之為“新儒學運動”。

  當然,歷史上佛教對中華文明的挑戰(zhàn)僅體現(xiàn)在義理和價值層面,而近百年來西方文明的挑戰(zhàn)則除義理和價值層面外,還有政治和制度層面的,特別是其背后還有強勢的西方世界作為“后援”。也正因如此,中國學人才更要有使命感和擔當意識,才更要正本清源,做足做好“漢話漢說”和“以中解中”的工作,進而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以中國解釋西方”甚至是“以中國解釋世界”,最終使中華文明既不失傳統(tǒng)特質,同時亦具有普適性內(nèi)涵和世界性影響。

  毫無疑問,“漢話漢說”以及“以中國解釋世界”,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歷史過程。但很清楚的是,所謂中華文明偉大復興,以及中國為人類發(fā)展和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貢獻云云,一項重要內(nèi)容就是中國乃至全球都能理解和認同“仁義”“中庸”“仁政”“王道”“天下”“大同”等中國的學術話語或價值觀念。

編輯:李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