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邱議瑩等10余位民進黨民意代表,因不滿臺當局“法務部”對前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陳水扁的醫(yī)療處置,于2013年4月前往“法務部”踢破“部長室”大門,“法務部”事后將邱議瑩函送北檢偵辦,踢破大門當時還成為媒體大幅報導的畫面,F(xiàn)任臺當局“法務部長”羅瑩雪基于以和為貴,且因被踹門的毀損情況不嚴重,遂決定撤銷對民進黨“立委”邱議瑩的提告。
在羅瑩雪撤告后,北檢據以做出不起訴處分。多位國民黨“立委”對此有所不滿,馬英九也因此在國民黨的一中全會上表示,已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轉告“法務部”,外界對此有負面看法。不料此種表達輿情的看法,立即被民進黨“立委”指稱是干預司法的慣犯、累犯。臺灣《中央日報》今日發(fā)表專欄文章說,干預司法有如此公然進行的嗎?
看看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的司法關說案是如何進行的,是私底下打電話給臺灣地檢署檢察長請托,又擔心自己打電話不夠力,又托他人再打電話,請承辦檢察官不要針對無罪判決案件再提上訴。馬英九有打電話給檢察長或承辦檢察官,或者運用政治影響力讓檢察官針起訴邱議瑩案嗎?既然都沒有,何來關說之有。
社論質疑,民進黨“立委”為同黨“立委”的不當行為案辯解,可說是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桃鈱⒈磉_輿情看法混淆為干預司法,想要利用老百姓可能不是非常清楚司法行政與司法判決差異,進而為涉案“立委”免受司法審判開脫。踢破“部長室”大門難道不該受到懲戒嗎?今后若有任何不滿,都可以去踢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的大門而沒事嗎?“立法委員”就有特權可去踢破任何部長的大門而不被究責嗎?
明明只是表達外界對法務部撤告有負面看法,卻硬生生地被民進黨“立委”指責為關說司法案件、追殺不起訴的案件。如此政治化的結果,又豈能不令人擔心臺灣的“立法”品質呢?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