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關起門來自己玩:有國際趣聞無國際新聞

2015年05月20日 08:42:00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20日發(fā)表島內(nèi)資深媒體人的署名文章指出,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現(xiàn)代化的程度,除了經(jīng)濟數(shù)字,另一個指針是與國際接軌的密合度;牽涉許多社會科學的觀察指標,絕大多數(shù)是枯奧難解,但其中一項“媒體呈現(xiàn)”則相當淺顯,且除了科學的量化數(shù)據(jù),更納入讀者評斷。很遺憾,臺灣媒體的國際視野長期孱弱,國際上發(fā)生什么大事,咱們關起門來自己玩,媒體上只有“國際趣聞”,而沒有“國際新聞”。

  文章摘錄如下:

  以日前三讀的“勞基法”降低工時修正案為例,各個媒體的呈現(xiàn),無非是行政部們、勞動團體全力添加促成的薪柴,讓“修法”的火燒得熾紅,形成社會此法應修正的氛圍,以此對抗無論是基于利益、產(chǎn)業(yè)競爭力而反對的資方集結,媒體的呈現(xiàn),確實是工時合理化修法的臨門一腳。

  遺憾的是,傳媒幾乎都未觸及臺灣的“修法”其實是呼應全球爭勞工權益、反低薪、反不合理勞動條件一環(huán);即使略有觸及,也僅當作國際新聞簡單處理,意味那是別人、他家的事,對咱們只是花邊新聞、國際萬花筒,不必認真檢視與臺灣勞工運動的關聯(lián)。

  訴求反低薪、利潤分享,全球串連高達700萬人次的史上最大罷工活動4月中旬全球多國次第登場;歐陸、美國、日本的起手式相當壯闊,臺灣的響應活動勞動節(jié)前呼應端出;波瀾壯闊的全球大罷工,未對臺灣加薪四法形成壓力,讓修法走來一路坎坷,成了這一波全球抗爭的異數(shù)。正因為這一波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罷工活動,多數(shù)跨國大企業(yè)給予正面響應,如美國西雅圖信用卡公司執(zhí)行長減去自己幾乎全部薪水,卻為所有員工加薪;這則新聞臺灣多有曝光,但定位多是單一、好老板事件,未為進一步討論全球工運的反低薪主調(diào)已熊熊燒了超過1年。

  臺灣的毛“內(nèi)閣”成員具博士學歷者確實多如過江之鯽,但語文能力強,不代表具國際視野;媒體有同樣問題,外電轉(zhuǎn)譯的功力都不得了的棒,但把外電譯成中文,每個字都譯對了,精準得讓閱聽人嘆服,但糟糕的是,句子只是單字的堆棧,未能傳遞完整概念,缺乏這則新聞在國際視野的位置。簡單說,外電與本土事件毫無關聯(lián),就只是填補國際版的版面。

  處理外電如此,處理本土的勞動新聞一樣讓人不敢恭維。例如,臺北101大樓決定為員工加薪,董事長則自愿放棄……多家科技、金融業(yè)的負責人也宣布為員工加薪,還有許多不愿加薪新聞曝光的企業(yè)。類此的行動,反映出低薪并不利公司營運、不利挽救低迷經(jīng)濟的認知。但企業(yè)攜手并進為員工加薪的行動,媒體的認知處理是仁慈老板照顧員工。

  國際化不可以降格為外文能力,傳媒的國際視野也絕不僅是精準處理外電;國際化,是無形的視野與關懷!芭_灣媒體只有國際趣聞,沒有國際新聞”的批評別當作是揶揄,媒體人應深刻檢討。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