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當局192項“政績”宣傳被笑無厘頭

2017年01月06日 13:11:00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字號:    

  從去年520民進黨上臺執(zhí)政到今天,只有7個多月的時間,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要有什么政績表現(xiàn),并不是很容易,能夠用十個手指頭算出來就已經(jīng)不錯了。然而,臺當局“行政院長”林全日前竟然推出了192項政績的宣傳,看得真的教人下巴都要掉到地上了。一個連宣傳都搞得像天兵一樣的團隊,在施政上怎么可能會有亮眼的表現(xiàn)!

  臺灣《中央日報》網(wǎng)絡報6日發(fā)表評論說,192項政績代表什么意義呢?首先,它代表實質(zhì)的政績乏善可陳,既然質(zhì)不行,那就只好拿量來充數(shù),于是有了192項的驚人數(shù)字。其次,192代表臺當局自己心虛,知道沒有什么像樣的成績,所以就像半夜吹口哨給自己壯膽一樣。最后,林全行政團隊知道沒有什么政績,因此只要大家記得192這個數(shù)字。

  臺當局做得好不好,就像蔡英文自己說的,是由人民來打分數(shù)。從520以來,不論是蔡英文或者是林全,兩人的民調(diào)支持度都是雪崩式的下滑,而且還沒有到底。在這樣的民調(diào)支持度下,林全行政團隊依舊推出192項政績,其勇氣令人驚訝,其智慧則令人不敢恭維。在我們看來,蔡英文當局已經(jīng)是一個距離人民愈來愈遠的當局,而一個距離人民愈來愈遠的當局,其結(jié)果最后只有下臺一途。

  為什么蔡英文當局距離人民的距離愈來愈遠?我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民進黨是派系結(jié)構(gòu),派系關心的是利益而不是政策。民進黨全面執(zhí)政之后,我們看到的是島內(nèi)各派系之間相互爭奪各種利益,尤其是各公營事業(yè)或公股行庫等等。民進黨為了安插自己人,甚至于要大幅放寬三級行政主管可以政治任命,其罔顧太瓦文官體制長遠發(fā)展之心態(tài),可見一斑。蔡當局就職沒多久之后的兆豐金案更是派系爭奪利益最明顯的一個例子,而且還為此搞掉了一個“金管會主委”。在這樣的結(jié)構(gòu)之下,蔡英文和林全處理這些人事問題都已搞得焦頭爛額了,又有多少精力再來處理政策問題。

  其次,蔡英文當局的政策優(yōu)先次序錯置,把政治置于經(jīng)濟之上,于是不顧民主原理,成立集“司法”與行政權于一身的黨產(chǎn)會來清算國民黨,而且搞得風風火火,而人民真正關心的經(jīng)濟議題,卻看不到臺當局有任何作為。就拿新南向政策來說,根本是一個空心概念,即使到今天為止,臺當局只會講一些空話,而無實際政策,早就被人看破了手腳。

  第三,蔡英文當局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說好聽是見招拆招,實際上則是毫無章法。重大政務,往往彼此關聯(lián),一個問題往往必須與其它問題一并考慮,或者放在更大的架構(gòu)中來思考,政策才不致于漏洞百出。但民進黨已習慣口號思維,亦即用簡單的口號來思考政策,“一例一休”就是最好的證據(jù),卻也被當成了政績。蔡英文在選舉時就被稱為“空心蔡”,或多或少反映了這種口號思維,但這種思維用在政務上,必然危機百出。

  人民其實就在身邊,臺當局與其做192項政績的無厘頭文宣,不如好好檢討自己,或許未來的3年多還能有一些政績出來,那也是人民之福。

[責任編輯:李杰]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