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26日開始領表,除了臺面上已表態(tài)的“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前副主席郝龍斌外,新黨主席郁慕明也表態(tài)參選!翱琰h競選”之舉在島內政壇投下震撼彈。
國民黨本周啟動黨主席補選作業(yè)。據(jù)臺灣《中國時報》25日報道,新黨主席郁慕明表態(tài)將投入國民黨主席補選。他透露,新黨全委會上周六通過決議,推薦他參選國民黨主席。他若能參選,有兩大意義:一是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選前呼吁泛藍團結,如果國民黨和“中華民國”都輸了,還分什么國民黨、親民黨和新黨?不管選舉結果如何,都要讓親、新重回國民黨大家庭,希望透過他參選黨主席一事來探測國民黨是否真的有尋求泛藍整合的真心實意。針對國民黨青年軍在選后組成“草協(xié)聯(lián)盟”提出“去中國化”、本土化等主張,甚至支持開放討論是否將中國國民黨的黨名去掉“中國”二字,郁慕明痛批,國民黨是創(chuàng)建“中華民國”的政黨,如今卻要拿掉“中國”二字,“豈非不要中華民國了嗎?這根本是別有用心。改名不是改革,而是拔根。掩耳盜鈴的人,還裝作是改革派!”他認為,國民黨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不是人選是誰,或要不要改名改革,而是要進行“清黨”,未來國民黨領導人必須要有決心和魄力,一旦有不認同國民黨核心理念、缺乏黨魂的人,都應該通通請出去。至于國民黨的黨魂是什么,郁慕明稱,“就是保衛(wèi)中華民國的核心價值”;無論是洪秀柱、前臺北市長郝龍斌、前臺中市長胡志強或“副總統(tǒng)”吳敦義等有志角逐國民黨主席者,都要捍衛(wèi)“中華民國”,沒有什么省籍之分。
《中國時報》25日回顧稱,上世紀90年代初,國民黨少壯派郁慕明、趙少康等人共組“新國民黨聯(lián)機”,挑戰(zhàn)李登輝,最終憤而出走改組新黨。郁慕明現(xiàn)在呼吁國民黨應展現(xiàn)真心實意,歡迎他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一同參選黨魁,“將為泛藍整合投下震撼彈”。
針對郁慕明想跨黨參選國民黨主席,民進黨“立委”陳其邁25日在網(wǎng)上稱,“熱鬧了!這下子代理孕母要回來爭正宮了”。國民黨秘書長李四川25日明確表示,根據(jù)現(xiàn)行選舉辦法,黨主席候選人必須曾任中央評議委員或中央委員以上,經(jīng)全黨黨員3%聯(lián)署(9600人)并獲得審查通過,才能正式參選;郁慕明沒有資格參選,但歡迎他帶著新黨回到中國國民黨!安輩f(xié)”提出三點質疑:一是郁慕明認為不認同黨魂就該離開,“這是否代表須認同郁慕明的理念才是黨魂,持異議者即是沒黨魂,都該離開國民黨?”二是質疑郁慕明個人政商關系復雜,且在兩岸關系上偏向急統(tǒng);三是質疑郁慕明把支持“中華民國在地化”說成“藍皮綠骨”,并視為被清黨的對象,但對黨內改革卻只字不提。
根據(jù)國民黨公告,26日和27日受理領表,然后進行黨員聯(lián)署,2月22日受理參選人登記,2月26日公布候選人名單;3月1日到25日為競選活動期間,其中包括舉辦政見會,最后3月26日進行投票和開票。除了已表態(tài)的洪秀柱、郝龍斌以及臺北市議員李新、鐘小平外,剛剛當選桃園“立委”的陳學圣25日下午也宣布角逐黨主席。他說,這次中生代在選舉海嘯中幸存的人很少,危急時刻,中生代不能沉默,經(jīng)過深思他決定參加這場黨主席補選。此外,還有人勸進臺中“立委”盧秀燕和江啟臣。國民黨臺南市黨團書記長盧昆福則拋出另類思考,呼吁找民間成功企業(yè)家出馬,以CEO的角色革新國民黨,并認為臺面上最適合的是鴻海負責人郭臺銘。
不過,一直被認為最有實力的“副總統(tǒng)”吳敦義則態(tài)度曖昧。郝龍斌25日透露他曾與吳敦義通過電話,鼓勵吳出來,但對方現(xiàn)在仍在考慮。他個人覺得,以吳敦義的行政歷練與黨務了解,又很熟悉中南部,是很適合的黨主席人選。至于郁慕明想?yún)⑦x,曾經(jīng)也在新黨的郝龍斌說,郁的資格要讓黨中央認定,但要競選黨主席,最起碼要是個黨員。知情人士稱,吳敦義上周在“總統(tǒng)府”會見友人時,除重申擔心自己無法承擔重任、恐讓支持者失望外,還提到顧及自己身為“副總統(tǒng)”和前國民黨副主席等“政治高度”,不愿與洪秀柱競爭。24日,他又耐人尋味地表示,“從來沒有動搖過,明后天就會知道了!”他稱,希望能讓“中壯世代”的人來承擔這個責任,且保有國民黨愛國、愛百姓、中道、最有包容的基本核心路線與價值,能在挫敗中團結一致、堅定信心,“基于這些主張,你們應該知道我要選擇什么樣的決定了”。
另據(jù)《聯(lián)合晚報》報道,繼“草協(xié)”之后,國民黨許多年輕成員25日組成“制度者聯(lián)盟”,提出立即進行黨內改造路線大辯論、黨主席選舉全面降低門檻以及領表后舉辦公開政見發(fā)表會等主張。中時電子報25日感慨,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參選人可謂一牛車。 【環(huán)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明宇】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