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臺灣廣電基金執(zhí)行長林育卉是華視新總經理人選之一,華視工會12日在公司外廣場抗議,表達拒絕政治黑手伸入公廣集團高層人事的立場。臺灣《中國時報》粘耿豪攝
外傳臺灣廣電基金執(zhí)行長林育卉將出任華視總經理,但她表示未被征詢過。臺灣《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中國臺灣網(wǎng)12月13日消息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fā)表文章稱,臺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以下簡稱“公廣集團”)涵蓋公共電視臺(以下簡稱“公視”)和中華電視公司(以下簡稱“華視”)等五大電視品牌,在臺灣地區(qū)影響力不言而喻。正因如此,公廣集團高層人事更應該公開透明,接受檢驗。但從這次公視董座之爭與相關人事傳聞,不難發(fā)現(xiàn)訴求獨立公正的公視,仍蒙上政治介入操作陰影。
文章指出,民進黨在野時期長期推動“黨政軍退出媒體”,2000年政黨輪替后,卻仍步上“官派媒體高層”后塵。陳水扁當局首波任命的媒體高層人事,包括臺視總經理胡元輝、華視副總經理徐璐,至少都是形象、專業(yè)頗受肯定的媒體人,顯示陳水扁當局仍在意社會各界對于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期待,希望這批媒體人能夠進行改革。
然而陳水扁連任之后,卻連這種最起碼的專業(yè)、改革考慮都背道而馳。陳水扁當局在第二屆任期依舊延續(xù)官派媒體高層作法,但指派人選則是親綠色彩鮮明。例如任命江霞出任華視總經理,結果引發(fā)極大爭議。江霞任內的立場鮮明表現(xiàn),不但與公共化方向相去甚遠,更讓已朝向公共化發(fā)展的華視沾染濃濃的政治味,令外界強烈質疑,民進黨的“黑手”已伸進公廣媒體集團。
文章稱,所幸華視去年改選總經理時,改由內部董事和外部學者專家合組遴選委員會,最后選出小野出任總經理,稍為化解政治介入媒體爭議,也凸顯公共媒體董監(jiān)事、總經理遴選過程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但令外界不解的是,此次公廣集團高層人事改組,似乎又走回私下運作老路。華視總經理傳出由親綠色彩鮮明的廣電基金會執(zhí)行長林育卉出任,更讓人心驚會不會是“江霞再現(xiàn)”。
臺當局“新聞局”原本規(guī)劃上周就選出公視董事長,但在媒改團體質疑與壓力下,才促成有意參選者發(fā)表政見。但公開透明不應該只是發(fā)表政見而已,今晚公視董事會應以更大決心與誠意,讓掌握公廣集團龐大資源的董事長人選產生過程更加透明化。至于公視、華視總經理人選,則攸關公廣集團的運作方向與執(zhí)行成敗。若由爭議過大、色彩鮮明者出任,不但無助于公廣集團更上軌道,反而只會產生更多糾葛,對公廣集團更是重大傷害。
文章最后指出,通過專業(yè)、公開的遴選制度產生總經理,已是公廣集團應該要堅持的道路。未來朝野更應修改“公共電視法”,讓公視董監(jiān)事改選過程,有更多的基層員工和公民社會參與,才能真正落實公共電視的公共精神。(高大林)
[ 責任編輯:高大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