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徐剛:瓊臺合作結碩果 廿載奮斗寫忠誠

2011年12月06日 16:3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二、瓊臺農業(yè)合作對促進海南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發(fā)揮重要作用。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臺商在瓊投資農業(yè)異軍突起。建省至今,全省共引進臺資農業(yè)企業(yè)672家,實際投資3億多美元。臺商引進臺灣農業(yè)優(yōu)良品種80多類近千個,不少品種填補了大陸的空白。方興未艾的瓊臺農業(yè)合作,“喚起農民百千萬,一起干”,帶動無數的海南農民拋棄傳統(tǒng)的耕作觀念,學習先進的農業(yè)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由此而走上致富之路。1999年,國務院“一辦兩部”批準在海南建立兩岸農業(yè)合作試驗區(qū)。2006年10月,由國共兩黨有關方面共同主辦的“兩岸農業(yè)合作論壇”在博鰲舉行。

  三、瓊臺“三通(通商、通郵、通航)”基本實現,瓊臺大旅游的格局初步形成。   

  海南省臺辦成立以后,一直努力推進瓊臺兩地通航工作。在省臺辦的積極推動下,1998年10月,澳門航空公司先后開通了“臺北-澳門-三亞”和“臺北-澳門-?凇钡囊粰C到底航線。2008年12月20日,由海航執(zhí)飛的“?谥僚_北”直航航班正式開通。2011年9月6日,臺灣“中華航空”開通了“臺北至三亞”的直航航班。2011年10月31日,臺灣“中華航空”、長榮航空開通“臺北至?凇钡闹焙胶桨。目前,每周共有9個航班往返于臺北與?诤腿齺喼g,飛行時間由原來的四、五個小時縮短為兩個小時左右,瓊臺兩小時經濟圈的格局初步顯現。2008年,經兩岸“兩會”批準,海口、三亞和洋浦三個港口被列入兩岸海運直航點。自此,瓊臺兩地通航基本實現。   

  隨著瓊臺“三通”的基本實現,瓊臺大旅游的格局初步形成。2008年12月,海南獲批為第二批大陸居民赴臺旅游地區(qū)之一,首個赴臺旅游團于2009年5月2日成行。2010年2月8日,巴拿馬籍豪華郵輪“海洋神話號”攜帶近1600位臺灣旅游客抵達?,標志著瓊臺海上旅游正式啟動。今年以來,瓊臺兩地之間舉辦的大型旅游促銷活動接連不斷。8月份,海南省政府在臺灣舉辦“陽光海南·度假天堂2011年海南國際旅游島臺灣旅游推介會”,引起關注。經兩岸旅游業(yè)界商定,第十五屆海峽兩岸旅游聯誼會將于2012年在?谡匍_。目前,臺灣同胞來海南旅游在幾經大起大落后,已經恢復到穩(wěn)中有升的態(tài)勢。2011年全省接待臺灣同胞人數有望突破十萬人次,為近十年來最好的水平。   

  瓊臺兩地人員來往和文化交流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單向到雙向,呈現出良好的發(fā)展勢頭。建省以來,來海南的臺灣同胞達到了145萬人次,我省赴臺灣的人員超過了5萬多人次。2008年瓊臺實現直航以來,我省各行各業(yè)赴臺灣交流的積極性很高。瓊臺文化藝術、學術教育、工會、婦女、新聞、經貿、政黨等領域的交流好戲連臺,并創(chuàng)造了兩岸第一個姊妹村、大陸首個美麗賽事走進臺灣等多個第一。  

  四、政黨交流凝聚共識增進互信。   

  2005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和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進行了歷史性的會晤。根據“胡連會”達成的共識,國共兩黨開展了政黨交流。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