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數(shù)千年以后,春節(jié)已不單單是平淡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和“回家”這個溫暖的詞匯融匯在一起,衍生出新的社會、文化價值。“過年回家”是一整年累積鄉(xiāng)愁的釋放,是被距離疏遠了的親情的回歸,是中國人最美好共同記憶的一次次重現(xiàn)。馬年春節(jié)期間,中國臺灣網(wǎng)的記者、編輯,將用文字和圖片與廣大網(wǎng)友一起分享回家過年的親身經(jīng)歷。溫暖而艱難的春運、團圓溫馨的年夜飯、忙碌而幸福的爸媽、重新集合的小伙伴,讓我們一起品味濃濃的年味。
中國臺灣網(wǎng)2月3日安徽涇縣消息 回家過年不易,80后回家過年更不易。癸巳年臘月二十四忙完工作下班后,在京打拼了近5年的我背起了回家的行李包,第六次踏上回鄉(xiāng)路。與往常一樣,祭祖墳、團圓飯、走親戚、送節(jié)禮是回家過年必須要做的事情;但這次回家,還要幫助家里籌備侄子滿月答謝酒宴,還要被長輩要求相親。
臘月二十六 侄子滿月答謝酒宴
G271次列車抵達合肥后,在表弟住處逗留一宿,臘月二十五(1月25日)一早我就換乘了合肥至涇縣的長途大巴,之后又換上了涇縣縣城至榔橋鎮(zhèn)的縣內(nèi)公交,半小時后到家。一到家我就扔下行李包,開心地抱起一個多月前出生的侄子,為他換穿了早前在北京買好的新衣服,一邊逗他一邊親吻著他。
父親,也就是孩子他爺爺,樂呵得合不上嘴,笑稱“老何家有后啦”。
狼吞虎咽地扒拉下幾口飯,我就和哥哥(孩子的父親)前往答謝酒宴的飯店,確認第二天菜單、酒水和程序。
臘月二十六上午,父親、哥哥與我三人一一撥通近百位親友電話,敦促他們務(wù)必出席。
中午的答謝酒宴上,父親與哥哥向出席親友致謝,并懇請各位對孩子的成長多多指教與提攜。酒宴結(jié)束,再將親友陸續(xù)送回。
當(dāng)忙完這一切,62歲的父親或因疲憊,抱著孫子在靠椅上睡著了。母親笑著對我說:“看,寶寶睡著了,爺爺也睡著了!笨粗腩^白發(fā)的父親,在看看熟睡在父親懷里、還不時嘟嘴的侄子,我感動流淚了。
臘月二十九 祭祖墳
父親8歲(1960)那年,奶奶離世。在我出生前兩(1983)年,爺爺去世。但每年回家過年,我都要與伯父、父親及哥哥一起到二老墳上祭拜,向他們報告我們一年來的情況,以焚燒紙錢(冥幣)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懷念之情,并請先人保佑我們一生平安。盡管我明白這些可能流于形式,但有時候,在我們的傳統(tǒng)習(xí)俗上形式卻重于實質(zhì)。
癸巳年十一月,外公去世。這是我生命中第一個與我交集近三十年離我而去的親人。臘月二十九,在祭拜爺爺、奶奶之后,我與母親一起到外公墳上進行了同樣的程序,我還簡要回憶了前些年外公關(guān)愛我的畫面。母親對我說,要謹記外公生前教誨,在外努力拼搏工作,并在以后每次回家都要過來祭拜報告。
大年三十 團圓飯
大年三十中午十二點開始,我們鎮(zhèn)上的鞭炮聲開始密集起來。父親今年花“重金”買了很多炮竹,盡管被母親責(zé)備太過“破費”,但他憨笑反駁說,今年家里添丁,要好好慶祝,團圓飯的炮聲要比別家更響,要比別家更長。
今年家里的團圓飯桌上,母親為我們精心烹制了十道美味。哥哥說,二十多年前咱家大年三十的團圓飯只有一肉、一魚、一菜、一湯,再看今天,雖算不上富裕,但只要勤勞工作,小康不憂;而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和和氣氣、健健康康,生活就有奔頭。
我掏出準備好的三個紅包,分別給父親、母親和侄子,祝父母健康長壽,愿侄子幸福成長。
其實,打從哥哥結(jié)婚開始,再到后來嫂子懷孕并產(chǎn)下侄子,我便一直以為自己在婚姻上的壓力會頓然消解。不料,父母在接到我的紅包后開始對我施壓,哥哥也一旁助陣。被迫地,我許下諾言,力爭甲午年大年三十大團圓飯時往家里帶回一個人。
正月初四 相親
曾經(jīng),年少氣盛的我放言,即便孤獨終生,我也絕不會相親。今天,也就是正月初四,我與姑母為我介紹的姑娘見面。雖不至于緊張怯場,但第一次相親,心中對將要發(fā)生的情況的無法預(yù)料免不了忐忑。
中午臨出門時,母親還不停嘮叨著囑咐我應(yīng)該注意什么,要如何才能得體。我只回應(yīng),“我會認真的,但您別太當(dāng)回事”。可是,在京打拼近5年的我,至今仍對未來一片迷茫,若非能給對方安全感,想必婚姻不會很快來臨。
其實,在我所從事的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行業(yè)中,仍有一大批80初、85前后的單身年輕人,而他們在我的家鄉(xiāng)會被長輩視為“老姑娘”、“王老五”。或許,他們中一些人的情況與我類似。
幾個80后的愿望
打小一塊兒長大、現(xiàn)在江蘇打工的ZH說:“2014年,他要一改之前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的惡習(xí),畢竟有了孩子,為人父者,還是要負責(zé)任的!
初中同學(xué)、現(xiàn)在山東為雇主出賣體力的HR說:“我也老大不小了,今年要多存一點前,加上之前的積蓄,回老家蓋個房子,然后去找尋仍‘寄養(yǎng)’在丈母娘家里的老婆!
與我同歲、在浙江從事外貿(mào)訂單工作的鄰居SX表示:“今年7月就要升級做爸爸了,我將正式成為‘上有老、下有小’一族,我要努力工作,爭取今年的外貿(mào)訂單額突破一千萬美金,多拿些提成,為父母賺取養(yǎng)老錢,更為孩子存夠奶粉錢和學(xué)費!
作者小資料:
何建峰 中國臺灣網(wǎng)新聞部副主任
性別:男
年齡:28歲(1985年11月11日)
離家在京工作時間:4年半
家鄉(xiāng):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榔橋鎮(zhèn)
回家總里程:1237公里
回家交通方式:高鐵(北京南-合肥)、長途大巴(合肥-涇縣)、縣內(nèi)公交(涇縣縣城-榔橋鎮(zhèn))
回家過年感言:回家過年不易,80后回家過年更不易。我們要有成為“中流砥柱”的勇氣與決心。
[ 責(zé)任編輯: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