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中國事務委員會”又生變 令人霧煞煞

2012年12月17日 09:26:00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字號: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原定3周內(nèi)成軍,如今確定跳票。臺灣《中央日報》網(wǎng)絡報16日發(fā)表評論指出,蘇貞昌在“中國事務委員會”決策上,立場一邊在變,令人看得“霧煞煞”。

  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大張旗鼓設立“中國事務委員會”,并由主席蘇貞昌兼任“召集人”后,原定3周內(nèi)成軍,如今確定跳票,唯一列名委員名單者,只有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一人。 

  民進黨內(nèi)部是否設立功能單位,本來是其家務事,不勞外人掛齒。但蘇貞昌“跳票”消息被報紙揭露后,立即成為各大入口網(wǎng)站競相轉(zhuǎn)載的熱門新聞,海外僑報也跟進,喧騰四海、萬方矚目。 

  個中原因無他,斯人而有斯言,造成這種局面。 

  以蘇貞昌位居民進黨主席之尊,一言一行都應當對歷史負責才是。但觀察他在“民進黨設立‘中國事務委員會’”這項決策上,立場卻是一變再變,令人看得“霧煞煞”! 

  設立“中國事務委員會”是蘇貞昌擔任主席后提出,而且各界咸認宜請前主席謝長廷主持。當時的氣氛下,讓謝長廷覺得大有可為,還特別到大陸走了一趟探親之旅。 

  不料,蘇、謝兩人的默契,卻在綠營“獨派”力量反彈后產(chǎn)生質(zhì)變,蘇主席不但見風轉(zhuǎn)舵,對“中國事務委員會”議題也謹言慎行。 

  謝長廷的頭剃下去,卻無法洗干凈。等蘇貞昌把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定位為綠營中國政策整合平臺,跟謝長廷原先設想的“民、共對話窗口”相去甚遠,只好知難而退,讓蘇貞昌自兼召集人。 

  “中國事務委員會”上月21日通過設置要點后,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表示,7至9人的委員名單,快則1周、慢則3周就會交由中常會通過,“不會拖太久”。 

  主席自兼召集人號令,派兵遣將并非難事。但說也奇怪,黨中央信誓旦旦的成員名單,硬生生拖過3周難以動彈,終于出現(xiàn)被媒體“抓包”的難堪局面。 

  高雄市長陳菊、前“行政院”秘書長邱義仁、前民進黨秘書長吳乃仁等人,都傳出可能進入該委員會,但遭被點名者否認后,顯示綠營內(nèi)部歧見很大,讓籌辦工作陷入停擺狀態(tài)。 

  演變至此,黨中央只好自圓其說表示,目前當務之急,是與民眾共同面對臺灣的經(jīng)濟困境。所以,民進黨決定把重點先放在街頭運動,等任務順利達成后,再處理“中國事務委員會”的籌設事宜。 

  民進黨把牛頭套到馬嘴,還要拉民眾下海,真是令人嘆為觀止。而“中國事務委員會”將來還能有合作為,更難樂觀期待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